洛阳博物馆创立于1958年,2011年新馆建成。它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0多万余件,展出文物1.1万余件。就博物馆的亮点和未来发展,记者采访了馆长谢虎军。
“中国”一词最早起源地
记者:河洛文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谢虎军:我们博物馆近年来提出了“文明原点”的研究,着重探索中华文明在河洛地区如何形成的问题。标志就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在这里建都,使中华文明从由农耕文明进入城市文明、从石器时代走进青铜器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还形成了中国的礼制文化,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由于位置处于各个朝代版图的中心,从西周开始,洛阳作为“天下之中”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中国”(何尊铭文)一词最早即缘起于此。《尚书·康诰》中说:“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周洛,四方民大和会。”《史记·周本纪》说:“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说的都是洛阳的中心地位。此外,古代各地区的人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都在洛阳集中,中国首个少数民族政权鲜卑王朝就在洛阳建都,成为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
记者:请您再具体谈谈洛阳在历史上的中枢地位。
谢虎军:我们认为,河洛地区是“丝路起点”。从考古发掘来看,张骞通西域以前,其实存在一个“先丝路时期”。在洛阳地区,已经出土了很多与中亚、西亚联系的实物例证。例如,我们收藏了一枚印章式戒指,镶嵌宝石。我们推测是当时的粟特人来华经商时,需要立一些契约,戒指界面上印有一个小人,充当盖章的功能。这是粟特人特有的一种方式。
河洛文明还是“运河中枢”。公元605年,隋炀帝从洛阳开始在华北、东南地区开通大运河,洛阳是北半段和南半段的交汇点,以洛阳为中心建立了物资储备体系。经过现代发掘,含嘉仓拥有400多个圆形仓窖,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洛阳有官道、有运河,物资运输较为便利。
另外,河洛文明是客家文化之源。古时,中原民族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压迫,一些世家大族开始南迁到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所以很多客家人都号称“河洛郎”。在这方面, 我们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二十四史、碑记、野史来佐证。
为“一带一路”搭文化桥
记者:博物馆未来如何更好服务社会?
谢虎军:我们博物馆的发展早期以藏品为中心,现在逐步向“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转变。首先,立足洛阳深厚历史文化,打造精品陈展体系。以实物陈展体系为主,让老百姓更有真实感、现场感,能够产生共鸣。其次,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使文物生命得到更好延续。例如,对藏品的展示、储藏条件加以改造,重要文物实现了恒温恒湿,并建立了检测体系,用高科技感应设备检测其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空气颗粒物、病虫鼠害等。另外,加强社会服务,观众至上。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文化惠民”一级博物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对社会免费开放;所有设施设备都可以无障碍通过。
记者:博物馆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谢虎军:我们主张以藏品、人才、服务、科研立馆,最终实现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
从上世纪80年初开始,我们到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巡展,后来到亚洲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走遍了五大洲。尤其是这几年,除了参加国家组织的展览以外,我们自己每年也组织2到3个出国展览。2015年,我们在瑞典举办了一个关于唐代的“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大都市”文物展;与韩国寺院联合举办了永宁寺佛教文物展;在台湾举办了“盛世风华——洛阳唐三彩精品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为契机,加强与丝路沿线各省联系,同时进一步向中亚国家延伸,通过文物展览架起以河洛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与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相互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