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在全国乃至世界享誉盛名的辽宁省博物馆,也恰好迎来了新馆试开馆一周年。
在此之际,腾讯大辽网记者特别专访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先生,为网友解读新时代下的博物馆发展之路,以及在文化产业愈加百花齐放的今天,公立博物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硬件设施的提升带来多重机遇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以馆藏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业界。据介绍,辽博现有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分书法、绘画、丝绣、青铜、陶瓷等十七个门类,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2015年上半年,辽博从旧址搬迁至新馆后,展馆面积扩大了3倍,因此这些珍贵的藏品,以后都将有机会陆续与公众见面。
“在辽博搬迁新馆之后,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辽博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告诉腾讯大辽网,随着辽博声望和影响力的提升,最直接的变化来自博物馆的参观观众数量,较旧馆有明显提升。“这也很符合政府支持我们建设新馆的初衷,让大众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享受辽博的服务。”
除此之外,马宝杰表示,对于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来说,无论从文物保护的条件、文物展出的条件,还是工作人员的社会服务热情和责任感,也都有更加完善的提升。
尤其在引进展方面,马宝杰告诉记者,在业界要想引进一些出色的展览,不仅博物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声誉度和影响力,许多优秀的展览还会考察引进方是否具备软件、硬件条件,尤其在展品保护和展示安全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现在硬件的提升,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底气和便利。”马宝杰说,新馆成立后,辽博陆续引进了不少优秀的展览,包括去年的欧洲玻璃艺术展、拿破仑文物展,以及目前正在展出的,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的展览“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等。
文化传导的核心在于公众参与
据了解,在实体建设方面,辽博现在设置了22个展厅,其中常规展厅达到了17个。同时,辽博还设置了儿童博物馆、视听室、未成年活动教室、艺术品商店,以及建立了全套智能化的导览系统,吸引更多公众前来参观。
“在社会服务方面,辽博更注重的不仅是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马宝杰介绍,辽博目前还在建设“流动博物馆”,以车辆将一些实物展览运送到偏远地区,尤其是进到一些偏远乡村,去满足范围更广的文化需求。
“文化传导的核心在于公众参与。”马宝杰表示,这意味着,一方面,博物馆应该通过提升服务、丰富展览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前来;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博物馆期待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建设博物馆的工作当中。
“比如,我们现在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工作,也期待看到更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但是在文化教育层面,仅仅依靠博物馆的力量是不够的,随着现在政府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连通越来越多,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政府主导的博物馆教育进课堂的渠道和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期待高校、企业家等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支持、建设、创立博物馆的队伍中,把自身的特色或收藏爱好,与社会文化进行共享,真正推动博物馆文化在大众中成型。” 马宝杰表示,这种秉持公益思维的大众参与,对现有的博物馆体系不仅不会产生挑战,反而会增强公众的文化参与意识,真正在大众认知中深化博物馆的价值。
比博物馆更出名的志愿者团体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对此,马宝杰表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不仅包括建筑、道路等等,还包括人本身,以及人与环境的相连。“更多地在强调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也要求其保持公众参与性、开放性。”
在公众参与性、开放性的考量中,辽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以至于,许多业界人士都笑谈,辽博志愿者凭借自身的专业度和热情,甚至收获了比辽博还大的“名气”。
据马宝杰介绍,辽博志愿者的工作都是在行业协会专委会的指导下来制定的,“我们有自己的志愿者章程,可以保障志愿者工作的规范性。要想成为辽博的一名志愿者,需要经过报名、考试、考核、培训,最终才能上岗。”
马宝杰表示,每年辽博还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根据服务的时长、整体水平,为表现优异的志愿者提供全国重要博物馆、遗址遗迹考察的机会。这种正规性与专业性,既对志愿者工作本身是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辽博公众服务水平的一种保障。
“志愿者是代表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而这个群体本身更是来自于社会。”马宝杰表示,不仅辽博,辽宁省内各大小博物馆的志愿服务,这几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在以前可能是难以想象的。“这种社会志愿精神,尤其是对文化事业的参与和投入,是一种非常好的引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都是一种清扬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