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部长董理
记者: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下简称陕历博)引入的境外展览“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展”“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等展览,口碑、票房双丰收,到陕历博看展已成为西安人的一种新时尚。陕历博取得这样的成绩,您作为陈列展览部部长,背后一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想与读者分享吧。
董理:其实,陕历博每年都推出这样的国际交流展。近年能成为热点,我想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关注文物的人更多了,游客的观展热情更高了;再一方面就是经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们推出的展览主题更鲜明,理念更新颖,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展览的配套教育活动更丰富,使展览更好看了。
可以说,每一个展览,背后的故事都很多。随着陕历博免费开放后大量的观众走进我馆,对我们展览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策展工作非常繁忙,我们也变得更加辛苦。设计师们基本上天天加班,没有休息日,很多年轻人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甚至晚上睡在办公室。有时难免还会遇到误解:比如筹备日本醍醐寺国宝展时,我们跟日方专家一起布展,很多观众看到日方专家不戴手套工作的照片认为是不规范操作,会损害文物,遂发文批评。但如果大家有机会上手那些文物就会知道,戴着手套是非常容易打滑的,棉布手套还可能挂扯文物,出于更好地保护文物安全,日方专家才选择不戴手套,但工作前他们都认真地对双手进行清洗和烘干。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
“泥火幻彩——唐两京三彩精华展”
记者:陕历博的丰富馆藏是吸引海内外大量游客参观的最主要原因,作为陈列展览部的负责人,您怎么通过陈列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董理: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说到我馆展览体系的构建。我们的展览体系是“常设陈列+临时展览”。常设陈列为“1+2”,即一个基本陈列加两个专题陈列,打个比方,如果用抛物线来表现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是在陕西建都的周、秦、汉、唐,尤其最高峰是唐代,盛世空前。所以陕西历史有这样的优势,文物也有这样的优势,我们的基本陈列就确定为“陕西古代文明”,首先讲好陕西故事,进而是中国故事。而如果把陕西古代文明比作一条浩荡长河的话,那两个专题陈列“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唐代壁画珍品展”则是其中最欢快、最激动人心的两朵浪花。这批金银器和壁画,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之高,无与伦比。因此这三个均获得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的常设陈列组成了我馆陈列体系的基本格局,彰显了陕西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馆的立馆宗旨。同时,辅以常换常新的国内国外、各种题材的临时展览,作为“源源不断的活水”和“不断变换的新面孔”,持续增加吸引力,形成了陕历博每年观众剧增,“观者如潮”的局面和现象。
记者:关于国有博物馆的策展人,大家还比较陌生,请您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一下。
董理:“策展人”起源于欧美,它是随着管理学的新思潮进入博物馆系统的。最早作为独立策展人的形式出现,先是在美术馆,主要职责是为画展筹资等。后来进入博物馆领域,职能逐渐涉及到各类展览的策划、设计、组织、经费管理等多方面。欧美国家策展人的支配权很大,比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策展人通常类似馆长、副馆长的角色。中国自2012年起,国家文物局明确要求博物馆在展览创新方面探索策展人制度。2015年,进一步要求各博物馆建立实行策展人制度。我认为运用策展人模式来做展览可以使展览工作更加规范和专业化,能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展览,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每个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不同,其性质、类别、级别、藏品、人员、经费、观众等条件都不一样,灵活运用也很重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与欧美国家悠久的博物馆发展史相比,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好在我们现在赶上了一个黄金时期,发展特别快。博物馆、展览数量剧增,整体展览质量不断提升,选题更加多样,主题更鲜明,内容更有深度,题材更新颖,更能体现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考古发现和社会热点;日新月异的新理念、新艺术、新技术的运用,包括新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展览丰富多彩,使观者目不暇接;展览的配套宣传、教育和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完善,越来越人性化。总体说来,策展这个领域可突破的空间还非常大。
陕西历史博物馆赴秘鲁举办的展:
览“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
记者:作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评选专家,您认为什么样的展览才是好展览?
董理:展览是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也是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项目工程。一个好的展览,首先主题一定要有思想性,要有意义,要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再者要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内容丰富、翔实,形式新颖、生动,极具观赏性,为公众所喜闻乐见;要有独特性,有特色,不能“千展一面”。还要有丰富多样的辅助配套内容,如观众参与体验互动项目、宣传推广活动和延伸教育活动。
或者从专业角度讲,一个好的展览,既是空间艺术,又是造型艺术;既是视觉艺术,又是传播艺术,要各方面考虑周全,讲究到位,还要突出重点,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好的精品展了。
记者:具体的展品如何选择呢?
董理:你提的问题专业讲叫展品的选择与组合。办一个展览,好比拍电影,挑展品跟选演员一样。选择展品一定要围绕展览的主题、重要内容和故事主线。展品的选择,一是重要性,什么是重要的展品?就是与你的展览主题内容相关度高的展品,其内涵丰富,可分为重要、次重要和一般;二是观赏性,展品本身艺术性强,有独特性,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重点展品可单独展示,有密切关系的展品可组合展示。
皇后之玺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记者:能否列举一两个陕历博策展中的例子?
董理:2005年陕历博曾举办“古罗马与汉长安 —— 东西方文明比较大展”,古罗马的文物之前也在我国其他博物馆展览过,此展到陕历博后我们首先对其内容进行改造,因为我们觉得在那个时代,对应西方罗马文明的,东方就是汉代长安文明,所以设计时我们对应的增加补充了汉长安的内容与文物。形式设计上,我们使用了两个展厅,一个展出罗马文物,另一个展示陕西全省汉代文物精华,让读者对比着看,效果非常好。
2016年举办的日本醍醐寺国宝展,第一站在上海博物馆,叫“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内容只有三章。但空海大师、醍醐寺与西安有很深的渊源,空海大师曾来到大唐首都长安(今西安)留学,在青龙寺师从惠果大师学习密宗教义,并在回国后大力推广,创立了日本真言密宗,后来他的徒孙理源大师建立了醍醐寺,使真言密宗醍醐派在日本传承千年,兴盛至今。如今醍醐寺文物再入中国,可谓“法脉回传”,加之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东亚佛教的中心,于是我们在原来的展览基础上又增加了第四章内容“密藏宗风——唐长安的密教寺院及其影响”,增加了唐代青龙寺、安国寺、西明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开幕期间,前来出席开幕式的醍醐寺第103代座主仲田顺和长老和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馆长,对我们先后三次提出将这个展览原封不动在日本巡展的意愿,这是对我们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我们策划展览,始终坚持原创性的原则,除了主要利用本馆藏品在本馆策划举办各种历史类展览外,我们对引进的展览也从不照搬,因为:第一,观众需求不一样;第二,展厅空间也不同;第三,文化属性不一样。包括我们推出的展览也一样,我会跟对方商量,比如有些博物馆,我会建议增加该馆相关的内容与藏品,根据对方的展厅情况、观众需求、地方文化特点调整内容、展品和设计形式,增加一场讲座,编辑相关书籍,增加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开发相关文创产品等等,要考虑适应当地的特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 “风华重现——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入藏壁画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
记者:您能否向读者透露一下陕历博在2017年有什么展览计划?
董理:2017年我馆计划在本馆策划和引进举办10个左右的展览,同时推出多个巡回交流展。主要涉及:一、体现“一带一路”即交流互鉴的主题;二、体现陕西古代周秦汉唐文明的主题;三、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活动、纪念日、社会主旋律、社会热点或者重要节庆日和学生假期策划选题。如为宣传“一带一路”,体现交流互鉴主题,举办展览“长安丝路东西风”(暂名);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引进举办“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为迎接香港回归20周年,与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丝路申遗特展”;为配合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家领导人会议,与国家大剧院合作举办“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展”;为宣传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举办“陕西文物普查成果展”等。这些展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