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过往的辉煌
Q:跟其他传统产业比,建筑效果图这一行在中国的历史不算长,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稀缺到普及的过程。现在的从业者可能很难想象那个“一图难求”的年代,作为在这个行业从业了十多年的老江湖,跟现在从业的小鲜肉们介绍一下这个行业历史上的起起伏伏吧。
说起效果图这个行业,最初不是独立存在的,早期的效果图是建筑设计师的必备工作之一,通常叫透视图,是为了展示设计方案和业主沟通,修正设计不足用的。国内的建筑师都要接受了5年的严格教育,具备了从绘画,建筑史,建筑设计到末端制图。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设计师活儿越来越多,图也画不过来,这个辅助性的工作才单独拎出来,成为产业链上相对独立的一环。之后,效果图行业的兴衰都在紧跟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步调。
(2003年的效果图是如此如此滴质朴)
(2004年的效果图还是如此质朴)
以前的建筑效果图都是建筑设计师手绘完成的,1995年前后,行业里用电脑制作效果图才刚刚起步。那个时候的计算机软件做出来的图,透视是精确的,但是材质光影配景都比较假。那个时代的计算机和软件模拟材质,光影,都做不到真实的模拟。“假”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就只能从画面上做一些艺术上的追求,手绘就是艺术化风格的一种,要求就是透视准确,材质有那个感觉,配景,处理的手法都按照手绘的方法去处理,相当于是从手绘到计算机模拟的一个过渡。丝路是那个时候行业里第一个采用手绘风格制作效果图的,也是为了给客户更多表现风格的选择。
(2005年的手绘风格效果图)
(2012年致敬传统手绘的效果图)
最早从事效果图行业的大多都是建筑设计师,因为兴趣爱好转行做了效果图,我们丝路的李萌迪总裁也是如此。后来随着市场需求量变大后,进来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就不完全是建筑师了。有些学画画的人,相对就缺乏了建筑的基础知识。再往后面需求越来越大,再进入的从业者,什么专业都有,画画也只会一点就可以了。再后来,市场需求到顶峰的时候,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可能美术基础也不怎么牢固,学一点软件就来工作了。市场需求的扩大带来了效果图行业的巅峰,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制图人员的基础水平高低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比以往(建筑设计师制图时代)降低了许多。同时,行业需求爆棚带来的市场对艺术化的追求越来越少,只要能做出来,快,便宜,基本画面符合要求就行了,效果图行业的地位也今昔不如往日。
Q:效果图的产品功能、特点、价格有哪些改变呢?
在建筑设计的全流程都是需要效果图的:拿地,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方案确定,报规,做景观,做立面,做玻璃幕墙,都需要效果图去做设计修正和投资决策,这其实是一个专业功能性和审美艺术性都较强的行业。从功能来说,早期效果图的本质是给设计师修正方案和业主交流方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效果图本身是用来推敲设计方案的;而现在因为拿地到卖房最快只有十几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太多修改和展示,现在的效果图主要让决策者判断投资决策用的,也会有修改,但主要是帮助决策和销售的。所以从业者应该明白,做方案表达的效果图过程中客户有修改意见很正常,因为它本身就是辅助设计,用来修改的。
(2006年的效果图)
(2007年的效果图)
房地产使用的效果图功能又不同了,它纯粹是营销使用的,它追求的是环境,氛围,好看;它没有辅助设计这个功能。
2012年以前的效果图市场,永远是人不够用,活儿干不完,现在总体的市场需求跌了三到五成。单价的话,从最开始的五六千、七八千一张,到现在一两千一张,行业里还有一些低价竞争的小公司几百块钱也有,但质量就不言而喻。那时候的效果图大多是用来展示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展示价值占了70%,画面的艺术价值占了30%,就觉得自己做的每一张效果图是个艺术品,是可以挂在墙上去欣赏的画。现在就觉得是一张张挣钱的图像,说白了,就是现在的效果图,不追求艺术价值了,从业人员也不追求,建筑设计师要做的方案太多,很多时候也不怎么要求,没有把它作为作品那样的期许和态度了。
所以对于我来说,市场需求量大,对效果图行业即是好事又是坏事。
Q:听很多同学说,那个年代kuku这个名字号召力很强,冲着你也有很多毕业生愿意来到丝路工作,那时候丝路的效果图品质卓越,风头一时无两;能来丝路工作,那时还是挺光荣的。讲讲丝路为整个效果图行业做过哪些贡献吧。
成绩都是过去的成绩了,但成绩不说明贡献,我觉得对效果图行业有贡献的才算。丝路团队里有一个人,名副其实是为行业做过卓越贡献的,刘宪芳,中国最早的一批做海外效果图,且其作品质量被海内外市场认可的人之一。他的图成为大家争先学习的对象。现在我们和宪芳要去做一件更有长远意义的事儿,就是为行业制定标准(后面会详谈)。我参与建立了ABBS论坛,并成为效果图版的版主,聚集了行业内大部分从业者,为效果图行业做了早期的互联网宣传,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丝路这个品牌。丝路的王丹(联合创始人之一),当时研发了一套小插件,专门做手绘风格的效果图,在行业里火了两年,一度被行业津津乐道。后来也是他,带了一支队伍,敢于抛家舍业去开拓海外市场,带领团队设计制作了迪拜为世界所知的最著名几个建筑的效果图。要说对行业的贡献,我要提李总,像2008年经济危机,2015年行业急跌,他都有机会放弃效果图业务的,那时候效果图也不怎么挣钱,丝路也有了更赚钱的业务板块,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的坚持,我觉得不仅对整个丝路效果图团队是莫大的支持,也让大家知道在效果图这个行业,丝路还在。现在国内效果图界,丝路的规模是最大的。早期做得比较大的几家之间相互有比较,有竞争,当年比丝路做的好的公司有好多,但是到现在还在这个行业里坚持做效果图,比较成规模的,丝路是为数不多的,仅存的企业之一。
(2008年的效果图)
正视眼前的困局
Q:现在行业的格局是什么呢?
现在行业的现状,可以用一个凉字形容。有美术、设计能力的人宁愿去做游戏,做UI,不再愿意进入效果图这个行业。原来有专业经验,美术功底的人心灰意冷,正在离开这个行业。新人不想进入,老人逐步离开。主要还是效果图这个行业不再像最开始一样受人尊重,国内效果图的价格太低了,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连年剧增,如果不是做高端项目,海外项目,收较高的价格的话,一个月七八千的工资怎么让这些希望成为艺术家的员工在一线城市里生活?我对行业的判断就是它已经过了鼎盛时期,这是由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决定的,趋势不可逆;但是需求减少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就彻底消失,不再有市场需求了。我反而觉得,未来会再次回到精细化建筑设计相匹配的功能性艺术性创作的本真上来,而不需要艺术思考的行活儿将会智能化软件替代。那是我希望看到的,行业内产品细分,匠人精神品质追求的回归。
Q:国外的情况是怎样呢?
海外市场没有很膨胀,也没有很萎缩,高端市场一直都存在。像国外的DBOX、MIR的单价是国内的10几倍,找他们做图有时是需要提前预约,他们成为真正的有追求的设计者,也是我们国内很多同行所羡慕的企业。国外的设计师为什么愿意花高价做效果图呢?因为一个建筑设计方案要经过很多轮的修改,做很多轮的效果图,最后方案呈现的时候,不管中不中标,设计师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师尊重自己的作品,所以他希望花高价,用好的效果图设计团队展示他的设计,这里面是带有情感的。低端市场也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由中国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印度转移。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如此之高的现实,市场环境的改变,已经不太允许从业人员再做低价竞争策略了。
Q:丝路的使命感是什么?
丝路设计可视化从业人员还有400余人,营业额占到集团营业额的将近1/3,论规模、论营收、论市场占有率都有可能是全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可视化的集中性品牌了。因此,制定行业标准,丝路是具备条件来完成的。带领产品升级,拓展海外市场,也将是丝路设计可视化事业部的重任和使命。
(2009年的效果图)
Q:需要建筑设计师有哪些配合吗?
这里我们要呼吁的,是建筑设计师对效果图设计师的尊重,我们是联合创作的关系,而不是你手里随意使唤的扳手,你让我拧哪里,我就拧哪里。(当然效果图设计师自己也要增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能力。)既然是联合创作,从建筑设计方案到出图就不能脱节,如同你尊重自己的作品一般,要得到一个像艺术品一样的图,同样需要建筑设计师给力的沟通和配合。不能简单地说一句“我要一张这样效果的图”就没有更多的细节沟通了,而是要描述清楚你想要什么?设计理念,功能,表达的重点,这些都需要详细的沟通,描绘清晰的。比如,你说“我要做一个三亚的酒店,亲水的,东南亚风格的,我们脑子里就有了基本的画面和氛围了,出图效率和质量就很高。但如果你就扔给我一张草图说“我就要这个角度做一张图”,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的。这样的合作是痛苦和低效的。
规划未来的复兴
Q:一个好的建筑效果图设计师需要有哪些自我修养?
同时,我们行业里的从业人员也要提高,专业技能的补充,你要懂一点建筑学,你要有牢固的美学基础,你要懂绘画,你要懂摄影(光影构图),然后才是熟练操作软件。而现在的人就只懂计算机软件,前面都没有,有时候很难和建筑设计师沟通的原因,是他不懂建筑设计,一点都不懂,那怎么聊呢?我们这些早期入行的人作图之前,先会和设计师沟通,这批图的使用目的,设计的理念,建筑的功能,每个角度要展示的重点,然后再聊图怎么做,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从专业的角度给设计师一些建议。这个时候,设计师就会觉得你是专业的,就会尊重你,所以尊重是相互的。
(2010年的效果图)
Q:从业者需要有哪些情怀和价值观?
我觉得效果图设计师应该把自己每张图都当作自己的一个作品,你看画画的也好,雕塑的也好,进行艺术创作的人,不会很随意对待自己的作品。不在乎你在这张图上花费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创作过程中的态度,有没有投入心思。很多时候我们的同事加班熬夜画完图,发给客户放到服务器上,估计这辈子再也不会拿出来看了,他认为那是个赚钱商品,而不是个作品,当你自己认定他为一个廉价的商品的时候,它怎么会是一个受人喜欢的作品呢?我曾经画了上千张的图,虽然现在回过头看几乎每一张都能挑出毛病,但对一个画画的人来说,每一张都有缺憾,但同时又有惊喜的地方,总结思考下一次会有改变。现在已经过了量产建筑方案的时代了,反而会越来越具备用心做好作品的市场环境。你看现在越来越多的涌现出的建筑方案里不只是空间,而是融合了人的各种需求,社交需求,健身需求,娱乐需求等。我相信建筑设计也好,效果图设计也好,越来越回归到设计本质,设计的本质就是人使用的本质。
Q:如何为从业的制作人员做好职业规划?
我觉得任何一个设计师都要有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商业发展快的时候市场不接受艺术家,接受的是商人。现在那个时代结束了,我提倡的价值观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如果把自己当成工具,那你可以选择尽早的离开,因为行业给混日子的人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了。我们作为一家平台公司,我们吸纳这么多的设计师,为他们搭建这样一个上升通道和生存环境,就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标准,这个行业最痛苦的是二十多年以来没有标准,什么图是好,什么图是坏,什么人是能力强,什么人是能力弱,以往都是凭个人感觉的,现在你制定出来标准并被大家认可,那从业人员就会知道自己的定位,上升的方向和路径。
(2011年的效果图)
Q:从业者的出路和明天在哪里?
未来可能会有几类公司存活下来:服务于规模化的设计企业的标准化规范作业的大公司,小而精艺术性的工作室,以及依靠互联网的方式接单的个人自由职业者。我觉得未来对每一个尊重自己的工作和劳动的人,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明天,如果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谋生的工具,会越做越窘迫,设计工作者还是要有追求。匠人的活儿,唯用心二字。你现在看十年前的作品,还是好的。也许那时候软件不行,但是你能看得出来他用心做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现在看也还是精品,再过二十年,五十年再看,还是值得回顾,经典就是这么来的。这不只是我们这一行业,任何一个设计行业都是如此。
(2014年的效果图)
Q: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复兴的计划,短期的目标是什么?
行业低迷,人才枯竭,信心丧失。我们迫切的想要为行业做的事就是指明方向,树立行业标准和规范,培养人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之行始于信心。我以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大家,这个行业不是做不好了,而是一直没有人坚持去这样做。现在丝路给大家列出计划,大家只要有信心,有信仰的一步一步实现,建筑表现业会回到那个受人尊敬的时代。
受访人简介:
李朋辉(kuku),从2000年工作至今,在建筑效果图行业有十六年的丰富工作经验。2003年至今担任ABBS建筑表现与动画板块版主,效果图界早期的行业明星,俗称网红。任职丝路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丝路设计可视化事业部总经理,代表作有闻名中外的加拿大多伦多梦露大厦、中国哈尔滨大剧院、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之中国星、三亚凤凰岛、北京环球贸易中心、北京康莱德酒店、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北京CBD中国尊……
关于丝路
丝路数字作为全国性的专业数字视觉综合服务供应商,专注于CG应用领域,以创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创作。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将CG技术和艺术相结合,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创意设计能力,为建筑、设计、展馆、广告、动漫、游戏、影视、文体娱乐活动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涵盖静态、动态和系统集成的数字视觉综合服务。
主营业务:
展览展示综合解决方案总包、建筑设计可视化、影视动画制作、数字舞美、CG游戏、CG教育培训六大事业板块。
丝路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成都、武汉、厦门、香港。
培训机构:深圳、南京
联系丝路
电话: 0755-88321466
传真: 0755-88321361
地址: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3号门英达利数码园B座101
邮政编码:518038
详情请浏览:http://www.silkroad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