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人物访谈新品快讯应用案例设计方案招标信息技术学园会议信息企业名录产品大全行业展会商机信息人才招聘专题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辰星科技总经理刘铁男——更关注观影体验 重新定义高品质放映服务

辰星科技总经理刘铁男
——更关注观影体验 重新定义高品质放映服务

编辑:格非儿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7-9-7 7:41:31

  作为一个专注影院行业近十年,专业从事数字电影技术、影院系统集成、影院智能管理、影院信息互联网的高科技公司,辰星科技一直努力为影院提供从设备到服务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17 年6月,辰星科技累计建设超过4500 块数字银幕、参与设备建设近5000个影厅、技术服务签约影院达1200 余家,范围涵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那么是什么样的市场策略让辰星科技能够有如此骄人的业绩,带着这个疑问,数字展示在线记者对辰星科技总经理刘铁男进行了专访。

  记者:辰星科技前不久在亦庄开辟了激光研发中心,我们这个举措意义是什么?
  刘铁男:在放映领域,辰星一直认为激光是未来的趋势,激光取代氙灯是一个必然趋势。至于说在激光技术本身的选择上,比如说一开始的单色荧光粉,现在也有人已经开始研发出双色荧光粉。但从一开始辰星就认为最终的激光形态一定会是RGB激光,因为本身从单色荧光粉到双向荧光粉,其实也是在不断地向RGB靠拢,只不过这里面就是性能价格比的取舍问题。可能开始纯色激光组件的价格比较高,所以荧光粉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用比较低廉的蓝色激光呈现,通过荧光粉的色轮转换出所需要的红光和绿光。现在红光价格进一步得到控制以后,红光也开始用原色激光了,只有绿光是通过荧光粉色轮来转换的。
  其实辰星是2006年开始就在激光领域摸索,到2013年完全成熟并建设第一块激光巨幕,到目前已经激光项目已经完成100多块。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恰恰现在变成了辰星在激光放映领域的优势。我们现在在亦庄开辟这个研发中心,一方面就是把我们的研发力量和研发环境更加专业化,包括我们的无任何干扰光的光学实验室,各种光学测试的环境、工具等等,实际上是生产+研发的联合基地。这个投资我们认为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辰星敢下这个决定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激光方案和产品已经完全成熟可普及推广的地步,所以从前期的研究实验阶段,准备进入到设计和推广阶段,这一系列呈现出来。
  记者:接着激光光源的问题问,因为我刚刚也聊到辰星的激光,他们特别关心的是RGB激光光源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激光光源在自己来说,至少亮度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可以无限堆叠,是只要实现模块化就ok。大家也都认同您刚刚说的荧光粉以后肯定往RGB靠拢,那RGB现在要做的是降低一点价位,荧光粉的优势就是在价格,影院方面的人就问我们,如果我们辰星的RGB产品对比别的产品有什么优势?他们也了解过别的一些厂家,比如说NEC,他们也有激光机但是他们因为放映厂,优势是不仅有光源还有机器,这也是我们要和科视合作的一个原因之一,我们是面对市场下面怎么推,有什么优势?
  刘铁男:有时候我对比一下辰星和其他RGB激光厂商,毕竟现在RGB激光的厂家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可能最大的优势是,一个从电影圈里面成长起来的高科技公司,最大的差别就是对于电影、影院的真正了解,对于电影内容、对于放映品质、放映标准和在整个放映过程的软硬件,我们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的,最初的规划整个系统安装、保养、调准、调整,以及保障等这些方面,而其他单做放映机的厂商是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我们总结他们卖的是光源,是传统的灯泡,而辰星卖的是什么?其实要说光源也有,要说放映机、服务器也有,但是辰星最在乎的是一个观影体验。观众看到的、影院投资人最终放看到的效果是什么,是辰星最关注的。我们目前主推的是高品质放映服务跟影院客户都是以保障效果为导向,而不是单纯卖一台设备,提供保修为导向。
  第一,保修、硬件维护,在辰星看来是最基础的。而辰星的结果导向,是为维护放映效果及生命的。如果做不到,我们会赔偿损失。我们辰星为什么是按照屏幕尺寸来定价,是因为计算在这样的屏幕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打造什么样的效果,配置什么设备,这些内容折算下来影院选择是按时租还是一次性购买,我们都是提供相应整体服务,我们提到的亮度不单单是流明,而是投射在屏幕上,到人眼真正看到的亮度是多少,这里面其实是存在着很多的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的。因为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的标称是6万刘明的光源,出来最后到人眼里面还是觉得很暗,这个原理对于影院来讲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在乎人眼感受的效果!
  所以我们辰星就是说,是从连锁影院环境里长出来的,还是要为真正关心的结果负责,那就像我说的,什么样的屏幕最后我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效果,人眼必须按照标准有不同的档次,国家一般建议推荐的不能低于3D画面不能低于4.5fL,但我们辰星在建设中推荐是至少达到6fL以上,一般高配置的设备我们都建议影院达到9fL。这些东西也不是凭空来的,有的是国家标准,有的是我们的长期观测中,包括对观众体验的调查中,我们找出来一些最合适的观影的亮度区域。
  反过来,对于色彩里面到底符合什么样的规范才是最符合电影最真实还原的电影的创作者的意图,包括其实我们都跟电影科研所、跟国家级导演协会,都跟他们进行一些探讨,怎么样去管理这些色彩才是最合适的,包括你的亮度、对比度,这些技术目标综合起来一个目的,就是让观影的人有一个最舒服、最佳的体验。
  记者:现在我们辰星服务的理念和其他竞争对手是有本质上区别的,人家关注的还是说放映机的流明数,这个我们已经关注到投射到银幕上以后的每一平方面的画面质感,因为观众看到的是最后银幕上的实际效果。这是否就是我们辰星定义的高品质放映服务。
  刘铁男:高品质放映还不只是这些,最终我们是服务于影院的,我们现在辰星已经开始从2016年下半年展出发展战略,从一个技术厂商向服务厂商转型,但并不是说要放弃研发,而是说所有的研发也是要为服务而努力的。
  这个里面怎么样服务好观众,我们分析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一个理由或者是为什么要看电影,起码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的人是去看内容的,有人在同样的内容下有人就更挑剔效果,另外还会有一些人是有一些休闲、社交、消费等等的一些周边的需求。那么我们很简单,因为国内影院,放映内容都一样,那么反过来同样的内容大家拼的是什么?拼的第二步就是放映品质,同样一部片子,我花30块钱在你这儿看这样一个效果,我是不愿意再多花5块钱,到一个放映品质我更认可的、看着更舒服的地方去,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辰星在研究高品质服务的时候的着力点,我做到什么样能给他带来更愉悦的体验,使他愿意更加为此而刺激他的电影消费,这个是高品质放映服务的核心。
  这种高品质放映对于观众来讲,我们认为人在放映品质方面来讲,其实我们现在就是眼睛、耳朵,怎么样让他的眼睛看到的最舒服,怎么样让他的耳朵听到的最舒服,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在研究什么?包括气味、甚至是舌头上的味蕾上的东西,并且有虚拟现实等内容。辰星也慢慢地在跟上,包括你的触感,其实在触感这个方面大家做的比较多,4D的坐椅也好,甚至包括类VR的环境模拟的设备,其实大家有很多也在做,但是这些我们认为我们也都是在跟踪,但是目前发力的还是眼睛和耳朵的体验。
  那么眼睛刚才说到了,有亮度、有色彩,有各种怎么样让人眼更感兴趣或者是更舒适的技术指标,但是反过来这就是辰星真正的技术诀窍。
  包括耳朵,传统的声压,其实现在声压很多的时候,大家都能做到,如果大家比喇叭响亮的话,震耳欲聋的喇叭很多,但是把这样的喇叭怎么样能够配合出一个让坐在其中的人最舒服,包括了声压的调整,各个声场的均衡,包括了还原度、真实感的体验,到底怎么样测定,真正的调整设置出来,是不是一定找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厂商工程师调整一下,其实未必。
  那这种怎么办,辰星的执行现在就很简单,我们跟真正的一个是技术厂商合作,另外不断地去做实验,我们在引擎中做各种各样的调整、维护以后,真正地去征询观众或者是我们的这些业内的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争取把所有的东西做到极致。
  记者:您也从几个方面,从亮度这些方面讲了一下,整体来说观众在观影过程当中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打分呢?可能影响影院在他们心中的感受体验的所有的方面能不能一一地介绍一下。
  刘铁男:我们一直有关注着具体的指标,一个观众会做各种各样几千份、几万份的抽样调查,选择去一家影院看电影的理由是什么,按照他们选择人数最多的这些理由进行排序,2016年有54%的调查者,把观影的品质体验、放映品质,也就是主要是影音方面的体验,放在了选择影院的第一位;第二个因素大概是51%是影院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也就是说他到这个影院需要付出的时间或者是路途上是否舒服或者是很轻松地能够到达;第三个因素是票价,大概是49%的观众选择,但是这个东西在不同的区域,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人群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第四个因素占到21%的人选择,是影院的整体环境,除了放映以外,包括座椅、空气,最后大概11%多的人选择配套设施,我除了去这个影院看电影以外,是不是可以顺便吃个饭,购个物,包括配套设施,比如说停车场,是不是有足够的停车场,能够旁边不是有一个安置孩子的培训中心这样的地方的配套设施、周边的商圈对于他其他需求的满足程度,这些作为选择影院的因素。
  总结
  十年时间建设超过4500 块数字银幕,这样的业绩来得并非偶然,正如刘总所说“我做到怎么样能给他带来更愉悦的体验,使他更愿意为此电影消费,这个是高品质放映服务的核心。”十年来,辰星科技重新定义高品质放映服务,实现了从技术厂商向服务厂商转型,把观影的品质体验、放映品质(也就是主要是影音方面的体验)放在了选择影院的第一位,为广大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观景体验,更为众多影院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