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自2015年年底正式立项,历时两年多筹划建设,已于3月26日正式免费开放。整个展馆展陈体系以故事线、体验区和互联网为核心,致力打造一座上海的新概念历史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见证着上海文脉的传承,其历经了跑马厅、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留存了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新建成的“上历博”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9800平方米。
  以基本陈列为主的东楼设“序厅”、“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个常设展厅,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共陈列展示文物约1000余件/套,全面展现上海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
序厅
  序厅,以影片《上海简史》快速叙述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激发观众参观情绪,引发观众探寻展览内容的兴趣。
  这里安装有一面全屏多媒体互动数字展墙,其可容纳30人同时操作。触摸数字展墙,仿佛走入古代上海历史的长河,可看到上海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水系变迁、市政分布、建制改革,一部上海简史跃然眼前。
  点击“儿童视角”,整幅画面还会下降到适合儿童观看的高度,小朋友可以自己动手操控。
古代上海
  二楼的《古代上海》展厅,分“红厅”与“白厅”,从上海成陆、史前文明一直介绍到城镇兴起与地域文化。
  在很多人眼里,上海似乎只是近百年间从小渔村发展而来的新城市。但一个个考古遗址的挖掘,却充分说明了上海已有6000年历史。
  “红厅”入口处,这面“远古上海数第一”的数据墙,便介绍了自从远古起,上海就开始了发展,而并不是最近几个世纪才开始的。现场还展出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文物,如崧泽遗址出土的“上海第一人”头骨、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神人兽面纹象牙权杖复原模型、马桥遗址出土的鸭形陶壶等。
  在这里,互动项目“小小陶艺家”可以让游客自己绘制陶艺,项目也为小朋友考虑调节了操作高度和位置。
  “白厅”入口处,一部“上海的由来”短片介绍了“沪”“申”等多个上海别称的由来,其采用中国画+古诗词的风格,引人入胜。展厅内,徐光启画像、陆锡熊父母诰命等文物诠释了上海的文人风骨。
近代上海
  《近代上海》展厅中,展陈时间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延续到1949年上海解放。
  在三楼的展厅里,你可以从一件件名物的描述中,感受到近代上海是如何崛起,人们的生活是如何变化的。
  比如这台1895年道白清花机,重达3.5吨,曾经工作于上海机器织布局。实物结合3D投影,展现了上海纺织工业乃至中国民族工业百年沧桑的发展。
  比如这台1895年道白清花机,重达3.5吨,曾经工作于上海机器织布局。实物结合3D投影,展现了上海纺织工业乃至中国民族工业百年沧桑的发展。
  在“百年校歌”互动项目里,游客可以在机器上试听上海各大小学、中学、大学的校歌。各学校用的都是旧校名,如上海理工大学显示的是沪江大学。年代感爆棚!
  四楼展厅以实景实物、图片资料、互动展项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上海的“红色文化”。展厅展出了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以铭记历史。此外,中共一大、上海总工会、《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上海重要革命史迹,均以多媒体互动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墙上画着近代上海曾出现的重要交通工具,轻轻一碰感应装置,就会出现每个工具对应的文字简介和动态动画。例如1908年,上海第一台有轨电车的正式营业,代表着上海社会化、现代化、大众化的现代交通开始起步。
  南京路街景互动,观众可以拍下大头照后选择不同风格的衣服,之后有自己头像的人偶会投影在大屏幕上,一群小人在南京路上排排走,真正实现“人在画中游”。
  大世界的剧院也“搬来了”。1920年至1930年中期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市民生活也日趋多样。这个迷你版戏剧舞台就还原了当时的戏院,帘子一打开,一场海派风味的戏剧就开始了表演。
  步入“尾厅”,影片《难忘的瞬间》选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余个精彩瞬间,通过视觉展项表现了上海取得的伟大辉煌的成就。
相关阅读: 明基激光工程投影机打造上海历史博物馆融合投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