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月饼博物馆
丰镇月饼博物馆是一座以月亮、中秋、月饼为主题,通过艺术品定制为展览方式的特色博物馆。博物馆总投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包含一个序厅,六个主展厅。全馆收藏展示了几十位艺术家的近五十件不同主题的定制艺术品,艺术品形态类型丰富,涵盖了传统艺术、民间手工艺、现代艺术及多媒体艺术。整个博物馆的展览概念采取“3+3”的模式,叫做“三月三味”,即六个展厅的名字中前三个都有“月”字,是从历史背景出发,展现文化情结,主题是月文化和中秋文化;后三个都有“味”字,是立足丰镇月饼,解读美食的传承,展现地方文化及人文情怀。
项目位于内蒙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食品产业园区内,这个产业园入驻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月饼生产企业。丰镇月饼不同于普通月饼,是当地著名的特产,几百年来一直是内蒙中西部、山西大同周边地区人们的日常美食。月饼博物馆为宣传中国月饼文化和推广丰镇月饼而建,包括博物馆整个产业园厂房都是由当地房地产企业垫资开发,出于各种原因和立场,博物馆建设预算一减再减,后期外部景观和室内施工设计方已无从控制,只能从大体上保留住最初的建筑设计意图。
低技术、低造价、易施工是此项目基于现实的设计策略,所以方案一开始就确定了砖混的结构形式,同时这也符合当地的施工技术条件。承重墙结构的优点是对空间的塑造能力比较强, 所以空间的单元化和组织成为了设计的重点讨论方向。单元空间主要讨论了展览的形式和空间性格,整体展厅被单元化之后,单元空间更有利于讨论每个空间各自与景观和光线的关系,有利于带来不同展厅空间之间体验上的节奏感。
墙体积化为服务空间,厚墙带来空间的虚实变化,同时强化了展厅之间的过渡感;相邻展厅的角部连接方式会自然产生了一个过渡空间,一个明亮的过厅。角部的打开降低承重墙结构所造成的空间封闭感,有效增强了展厅空间的流动感和穿透性,让处于展厅中任何位置的视线都可以同时穿越几个连续空间直到院墙。
场地是西高东低的缓坡地,一开始就希望是用一个漂浮的“盒子”来响应坡地的场地问题, 同时悬挑也是为了让“盒子”更有视觉性,遗憾的是最终建造方案因为造价问题取消了悬挑。 “盒子”的院墙是博物馆的第一层立面,它包裹了博物馆,使其与周围的简易厂房有了前后院和通道上的空间过渡。双层界面拒绝了厂房与展厅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为展厅创造了内在景观,使其在空间的塑造上变得更为自由。
  丰镇月饼传承着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月饼,顾名思义就是远古祭拜月神的饼式供品。月饼在北方也称作胡饼、宫饼、丰收饼。民间多沿用晋人月中有玉兔捣药的传说。丰镇地处边塞,月饼的制作完全秉承了胡饼制作的正宗,原料选用当地的优质深井矿泉水,无污染的特级小麦粉,纯葫油和一级的白糖、冰糖、蜂蜜等,现磨现用,采用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烘焙而成。生产出的月饼焦黄松软、香脆可口、绵甜悠长、油而不腻,美誉度响遍长城内外。
  丰镇月饼博物馆的建成,体现并记载着丰镇二百多年历史的月饼文化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丰镇月饼”走出全区、走向全国缔造了一张精美的“丰镇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