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宽敞的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浮雕。浮雕左边是古代度量衡的标志性器具,《伏羲女娲图》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手持矩和规,维护着世界的公平和秩序;浮雕图右边是近现代计量器具以及计量在当代科技中的应用。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兰婷教授介绍:“浮雕贯穿‘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计量思想内涵,体现从古代到近代、现代计量及其应用的画卷。”
步入展厅内部,由一片片竹简组成的“中国古代计量大事记”记录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鹅黄色的展板以历史时期为区分,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了计量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
|
| 作为计量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计量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侧的计量成语多媒体互动装置把度量衡与成语典故结合起来,轻点屏幕中的文字,近200条计量成语典故及漫画配图展现于眼前,使参观者可在成语典故中探寻度量衡的光影,在度量衡中感受成语典故的精髓。 |
|
母系氏族社会村落遗址模型
在平地上搭建起了错落有致的房屋、村落,说明人们掌握了计量的方法,有了统一的测量活动。 |
|
|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最早有了长短、大小和轻重的概念,并会应用当时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进行粗略的计量。由于原始人类所用的各种计量方法非常简单,极不精确,可统称为原始计量方法。
|
由于空间位置及实物收藏的原因,此处为古代钱币展柜,此展柜的所有钱币均由我校校友林志国先生捐赠。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国进行了两次变法:
一是“平斗桶(斛),权衡丈尺”,统一全国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统一度量衡制,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
二是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为了在秦国建立起完备的度量衡制度,商鞅亲自督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发放到全国各地。 |
|
|
|
南北朝时代结束于隋。隋不但实现南北统一,还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隋王朝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隋朝要统一度量衡,不能不考虑北周度量衡量值已经增大这一事实,所以,隋朝统一度量衡,实质是认可了当时的度量衡制度,并将其法定化。
隋文帝颁定南朝“古制”为“小制”,用于天文乐律;北朝“今制”为“大制”,官民日常使用。形成中国度量衡史上特有的大小制。唐代基本沿用,直至明清。 |
承珪创制戥秤
刘承珪,字大方,今江苏淮安人,他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实现权衡的改制,刘承规认真研究了以往的权衡法。他根据《汉志》有关记载,设计制造了两种新秤,从秤上体现了权衡的新法。 |
|
|
| 康熙累黍定尺
清康熙二十一年 (公元1682年),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志》为本,横累百黍为百尺,纵累百黍为营造尺。 |
|
世界文明古国计量
度量衡是衡量古代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尺,由于世界各个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差异,度量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也各具特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