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5-8 17:54:24
4月23日,平行云携手众多XR行业伙伴,成功举办了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LarkXR 3.0——全新一代企业级Cloud XR使能器!
发布会结束后,我们收到很多客户询问以及后台留言需要发布会PPT,由于PPT是演讲版本,需要参考演讲视频更容易理解,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们根据李岩博士在发布会上关于LarkXR的演讲部分整理成文字,供大家快速浏览。
内容比较多,没时间的朋友可以先看以下精简概要,后附有完整内容,全部阅读完需要耐心哦~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演讲录音整理,有删减修订,未经本人确认。鉴于小编的能力,如有疏漏或错误,请多包含LarkXR 3.0是一套基于GPU云化、图形容器、音视频实时编解码、网络传输优化等核心技术的Cloud XR从云到端全链路标准化产品,由一个主产品(LarkXR 3.0)和两个辅助产品(Lark Wing 1.0 与 Lark Nest 1.0)组成。
一、LarkXR 3.0 亮点:服务端——降本增效
1. 中心管理平台:
1.1 系统部署:
LarkXR产品推出去以后,合作伙伴利用我们的产品搭建自己的Cloud XR平台的时候,平台上的规模越来越大,用户数规模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种大规模、高并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有,在3.0版本上,我们把整个系统部署的架构,变成分布式高可用部署,从而支持这种大规模高并发下的集群高可靠、高稳定性。我们整个中心管理平台分为以下图示服务器,其中中心管理集群和渲染集群都是可以灵活的、可弹性伸缩的。
Cloud XR要想获得最佳的用户体验,最重要的就是网络时延。解决网络时延的问题,现在大家讲的最多的是MEC部署(边缘部署),LarkXR 3.0版本里面专门支持了MEC部署!而且,用户在访问的时候,LarkXR可以做到实时侦测网络状态。除了解决了网络时延这个权重最高的因素,我们还自定义很多其他规则,根据这些规则,LarkXR会给用户自动选择连接节点,去分配最佳用户体验的节点,这样就保证我们所有用户能有良好的体验。
中心管理平台的渲染节点,可以支持动态添加和删除,非常灵活的弹性伸缩,而且也支持故障节点的自动下线和报警功能,给企业运维带来非常便捷的工具。
1.2 应用管理
LarkXR可以实现应用集中管理,不管形式有多么庞大、有多少个节点,我们只需要对中心管理平台上一个节点去进行应用的管理就可以了。LarkXR可以实现应用在整个集群里的自动分发,在自动分发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通道、并行传输的方式去确保这种大文件的高速可靠的传输。
大家都知道,XR的应用往往数据量都很大,动辄就几个G、十几个G、几十个G都有。在普通的千兆网络条件下,1G大小左右的文件传输,差不多只需要十秒钟。这样,我们可以大幅的降低组合运维的成本。
我们把几个G、十几个G的应用,自动分发,同步到所有的节点上去,所带来的好处是:让每个用户访问每个节点的时候,都可以即点即用!带来的坏处是:给存储带来高昂的成本代价。
如何去权衡这两点呢?既保障用户的体验,又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存储成本呢?LarkXR 3.0版本,专门推出了冷热数据分类管理功能!
我们把经常用的数据叫热数据,并把它同步分发到各个节点上;而不经常用的称作冷数据,我们把它从每个节点上删除,只保留在中心管理节点上。如果有用户访问了冷数据,那么需要从中心管理平台实时往访问的节点传输过去,可能会有一些等待时间,但这是综合考虑了成本和用户体验!
至于如何区分冷数据、热数据呢?我们专门建立了规则库,用户可以自定义规则。
1.3 二次开发支持
我们的产品定位,并不是自主去运营一个Cloud XR平台,我们的定位是给行业伙伴赋能!既然如此,我们的产品一定是一个通用型、标准化的、支持二次开发的产品。我们在后台提供了丰富的Restful开发接口,可以让我们的客户,调用API接口,开发符合自己业务逻辑的后台管理系统,支持第三方系统集成接入。
在前端,无论使用VR/AR眼镜,还是手机、Pad、浏览器、大屏等等,我们提供了SDK,方便客户二次开发,接入自己的第三方业务系统!
客户在开发自己的业务系统过程中,会有这样的需求:在一个大平台上,希望实现多租户的管理。有多个租户,但是每个租户只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应用。所以我们在LarkXR 3.0版本,推出秘钥授信访问的形式,去支持多租户的管理。
1.4 系统监控统计
再强调一次,我们面向的是ToB的行业应用!行业应用里,有很多业务逻辑相关的需求。所以,在系统监控统计上,我们做了很多功能。
比如,系统监控统计功能,可以提供客户端的画面监控。可以解决在Cloud VR环境里面,看不到远程的学生眼镜里的内容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后台中心管理平台的方式,以监控墙的形式,可以看到每一个终端的实施操作的画面,去及时了解客户端的情况。
可以对客户端的资源使用率,比如电量、存储、使用状态等等,都可以实时的去统计,方便我们做统一的管理。
还可以对整个渲染集群后台,每一个节点的CPU、GPU、内存、网络、存储等等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也可以以探针的形式,实时监测整个Cloud XR全链路的整体性能,来帮助我们做各个环节的优化。
同时,我们在LarkXR 3.0版本里增加了应用使用统计分析的监控。像在我们给中国移动做的Cloud AR案例中,每一个应用,都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分类查询和统计,按天、按周、按月等等。
2. 渲染服务器:
在渲染服务器这件事上,是我们公司最核心的技术,也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也是最能体现降本增效的特点!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
既然是Cloud XR,那么大家都知道,XR需要无限的GPU算力,而Cloud XR是把GPU的算力云化!行业内有这么一句话,在云计算的架构里面,GPU只能算一只脚踏入云计算的门槛,哪一只脚呢?主要用于AR的高性能计算的这只脚。而另外一只脚,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XR要用的图形渲染(GPU的老本行)。
图形渲染功能的云化,传统的方法是采用vGPU实现的(或者是用虚拟机+物理GPU这种显卡直通的方式去实现),效果一直不够好,我们把它定义为第一代。这也是当前大多数的同类产品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这种方式,除了有很多的其他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性价比不够高、性能不够好。
所以,我们从LarkXR 1.0开始,就没有采用这条技术路线。而是借鉴了Docker一些理念,在不做虚拟化的情况下,可以实现GPU算力的多用和共享,这也是和上面说的第一代最大的不同,我们把它称作图形容器,并把它定义为第二代。从下图可以看出来,第二代GPU云化技术,只能做到在一个操作系统下,只有一个vGPU,或者一个物理GPU。
LarkXR 3.0版本在渲染服务器这块,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第三代GPU云化技术:可以实现在一个操作系统下面有多块GPU卡同时工作,从而实现了GPU算力的池化,去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进行算力的调度,从而提高云化的效率!
跟虚拟化相比,这种做法,缺少对应用和应用之间的严格隔离,好处是效率高,坏处是会存在资源抢占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用户的体验!我们根据节点的资源使用率的智能公平调度算法,去支持动态调度功能,保证每个应用之间,会精准的分配给它应该得到的算力!从而实现,通过云化的GPU资源,会更加充分的、更加高效的使用。
我们前面提到过,Cloud XR里面最关键的是全链路的整个时延。如果整个时延长了,就会感觉到卡顿、感觉到眩晕,就会有不好的用户体验,所以我们的研发伙伴们,在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甚至是一毫秒一毫秒去抠,经过对比,在LarkXR 3.0的解决过程中,跟之前的2.0比,我们大幅提升了整个全流程的性能,降低了延时,请看下面实测图。
在比较理想的网络情况下,整个端到端全流程时延可以控制在30ms出头。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上,即使再加上20~30ms 的ITT,也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友好的用户体验。如果使用VR/AR眼镜呢,我们在终端再做一次,能够充分的保障在眼镜里面的MTP<20ms,并且把黑边度数控制的极低。
根据客户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具体的需求,我们增加了一些更好玩的、更好用的小功能。比如,在3.0版本,我们支持一人操作,多人观看和多人分时协同操作的功能。同时,我们一直秉承着,平台与内容松耦合的机制,因为我们是帮助大家建平台的,所以我们不能拿我们的平台去约束、去要求大家!而是尽可能做成一个松耦合,去兼容适配了几乎能够用得到、见得着的主流的引擎,UE4、Unity、CE3等等。
二、LarkXR 3.0 亮点:网络传输——优化用户体验
在网络传输的用户体验方面,LarkXR 3.0版本做了哪些优化?
最核心的是优化整个传输控制。大家都知道,网络上有抖动、有丢包、有拥塞,怎么去控制它是最核心的事。除了使用了基本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算法的参数调优之外呢,我们还引进了很多前沿的、全新的传输控制算法,比如说增强协议、贝叶斯优化、强化学习、神经自适应等等,更好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我们还新增了两个小功能。第一个是支持内网穿透:大家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IDC,部署LarkXR系统的时候,一个集群里面,只需要一个外网IP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外网的IP地址。通过这种内网穿透的方式,解决需求很多IP地址这样不现实的问题,大大的节省了IP的资源,降低了成本投入,提升部署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第二个小的辅助功能,是来自于疫情期间,我们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针对老师们的实际需求提出的。
疫情期间,我们基于LarkXR产品,推出了一个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来快速搭建平台,帮助老师利用家里的电脑、或实验室里现有的电脑,搭一个简易的云XR环境,能够让在家里的学生远程访问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电脑的问题老师能解决,但是需要一个固定的外网IP地址,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所以我们推出了这样一个小功能,我们在阿里云、华为云,搭建一个转发服务器,能够帮助老师们,在没有外网IP地址的环境下,快速搭建一个简洁的Cloud XR的环境。其实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很多客户可能有一个临时的、随机的演示需求里。欢迎大家来尝试这个功能!
三、LarkXR 3.0 亮点:客户端——广泛适配
1. 终端类型
LarkXR 3.0 兼容支持SR(各种PC、Pad、大屏、全息等等)、VR(HTC、Pico、DPVR等市面上能见到的主流设备)、AR(Realmax、XMS)等等各种各样的终端,帮助您去实现一个DaaS这样的概念。
2. 操作系统
我们兼容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OC、Linux、Android、iSO。您只需要套LarkSR软件,我们可以帮你实现大范围的跨平台。
3. 浏览器
在PC上,我们兼容支持几乎所有的浏览器。
4. 我们还提供了安卓和iOS的SDK,帮助大家做二次开发。
LarkXR 3.0版本,专门推出适配微信浏览功能,实现二维码扫一扫,通过手机就可以去访问非常重的虚拟仿真(XR)应用。对很多客户而言,这一个小小的功能,能够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像我们很多客户的看房、看车、虚拟展馆、虚拟博物馆等等,有了这样的功能,实际上是我们把用户的主体,从一个固定设备,转移到了我们的观众身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欢迎大家来体验。
四、辅助产品:Lark Wing 1.0 与 Lark Nest 1.0
除了上面提上的LarkXR 3.0的主要功能、亮点、特点,我们还有两个辅助产品。
第一个是Lark Wing 1.0,是国内首个基于OpenXR标准的 Runtime。OpenXR 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整个生态碎片化的问题。目前,已有的支持OpenXR标准的Runtime有两个,一个是微软的、一个是MONADO,微软是windows下,但只支持它自己的东西;而MONADO是在Linux下。
我们这次推出我们自己的支持OpenXR标准的Runtime——Lark Wing 1.0,主要有两个目的:
1. 我们在OpenXR的基础上,增加了云渲染和云交互的概念和功能,进一步去打破整个生态里面的碎片化问题;
2.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要去匹配我们自己特色和自己专利的,基于图形容器的GPU云化的方案。因为我们不需要虚拟化,就不存在虚拟机,所以在一个操作系统下,实际上是是支持多个终端同时访问的。而在VR应用里面,比如说SteamVR,它有个特性,在一个操作系统下,只能运行一个,运行两个是不支持的。所以,我们用我们的Lark Wing配合我们的渲染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一个操作系统下面支持多路终端并发的功能。
第二个辅助的产品是Lark Nest 1.0。前面提过,我们有自己特有的GPU云化方案,那么,这种特有的GPU云化方案,要搭配着我们的专属GPU服务器。在这方面,我们与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Dell一起合作,采用OEM的方式,基于戴尔的7920,打造我们自己的Lark Nest 1.0。这是一台两U的标准的上架工作站,在两U的机箱里面,可以插两块CPU、三块双宽的GPU或者4块半宽的GPU,同时,这里面我们用到了Intel的处理器、固态盘、内存和网络,保证了工作站能够高性能的、高稳定、高可靠的运行。
五、结语
平行云自成立之日起,致力成为Cloud XR的技术先行者、伙伴赋能者、行业使能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为XR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XR的云化变的简单易行,最终去使能一个触手可及的云上平行世界。
2018年10月,平行云与华为共同举办主题为“未来已来,云雀登录”首次产品发布会,并获得了市场、客户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好评,同时,大家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更大、更多的期望与需求。我们研发的伙伴们不负重托,曾经的承诺,我们如今已兑现!这18个月当中,LarkXR总共经历了36次版本迭代,平均每半个月升级一次,从最开始,我们只支持Cloud SR,接着支持Cloud VR,再支持Cloud AR,最后我们把SR、VR、AR重构整合,统一到LarkXR上!4月23日,我们再次举办LarkXR产品发布会,隆重推出3.0的大版本更新!
感谢我们研发的伙伴们付出的辛勤努力!感谢我们运营、市场、商务的伙伴们在这期间参加了一系列市场活动和落地了众多案例!更感谢所有合作伙伴与平行云一起通力合作,为Cloud XR行业树立了众多标杆!
使用 LarkXR 3.0,
可以帮您打造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同时支持SR/VR/AR多种形式的内容;
可以帮你打造一个平台,同时支持各种开发引擎制作的内容,想Unity、Unreal等等各种各样的开发引擎;
可以帮助您打造一个平台,同时支持各类终端使用访问,各种AR/VR眼镜、PC、手机、Pad、大屏、全息等等各种各样的终端;
可以帮助您打造一个平台,同时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局域网等各类部署环境;
LarkXR 3.0 面向ToB的各种行业应用,能够适应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