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背景介绍
项目前期,江苏思德会展公司实地考察了东大交通学院现有的地质博物馆,发现原有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及展厅布置存在风格不统一,内容陈旧,风格单调等诸多问题,已无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此,江苏思德又该如何展现内容亮点?

学校的竞争力,更多是综合实力和核心文化力的较量。博物馆是东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院方希望通过展厅设计装修,解决展厅规划杂乱,展厅设计陈旧,展厅整体风格单调,没有主次,色彩沉闷的问题。并能将原有的地质博物馆,建设升级成为集科普宣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地质博物馆。

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建设目标
1、发挥设计优势,聚合博物馆原有文化资源,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地标;
2、让博物馆成为校园文化传播媒介,建立起新老师生与校内外人士对东南大学的文化共鸣;
3、是校园环境文化设计的重要部分,满足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建设亮点
以符合时代及交通学院的文化发展情况,将江苏思德的设计优势贯穿项目始终,重新进行展厅策划、提供完整的展厅设计方案,完成展厅设计装修。
展厅设计定调:
确定展厅以“地质”“自然科学”为主题,以教育学习,文化沟通,美观呈现为目的,统一展厅风格,根据展品分类及展品特征,明确划分馆内各功能区域,设计展厅展台,展柜展板等。

展厅设计亮点:
1、通透:展馆借助窗外的自然光及展柜的合理分割达到通透效果;
2、多媒体互动:在关键区域采用多媒体和展板结合,加强互动,让观者融入;
3、价值最大化:设计可更换、可存储的展柜形式,发挥价值最大化,也更环保现代化;
4、空间利用:充分合理利用空间,设置休息区域,体现良好的用户体验。

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设计实施
遵循设计原则进行实施建设
1、宏观:展厅规划
整个展厅规划展现了恐龙化石、古生物矿石、岩石到地质构造,从时间,从知识结构上层层深入,记录了完整的地质历程。馆内各个区域在这个统一的环境下,均散发出独有的特征和效果。

2、微观:展厅布置
充分利用空间面积,根据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的展品现状,以标本和矿物岩石的展示作为重点,在主题的引导下进行展厅布置,在展柜设计中运用不同时期的地质岩石,地质构造形态,植物标本等图来贯穿整个展馆,各具特色,又与展厅规划相统一;
3、氛围:环境营造
利用自然光线,灯效及展馆色调,营造出探索发现知识的空间,在暗处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互动来达到探索效果,亮处展现地质的真实形成。

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效果说明
2013年11月,江苏思德会展公司为东南大学重新设计建设的地质博物馆正式开展。以原南京地质学校珍藏的10000余件地质标本为基础,重新建成并定名为“东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校内外人士前来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