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展示在线欢迎您! 服务热线 :0755-23761247登录免费注册

OUR NEWS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济南企业展馆展厅设计 博物馆 党史馆 党建展厅 军史馆多媒体数字化展厅设计

济南企业展馆展厅设计 博物馆 党史馆 党建展厅 军史馆多媒体数字化展厅设计

发布时间:2022-3-23 15:10:57

走进“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跟随革命文物追忆峥嵘岁月!

一物胜千言,睹物思历史

革命文物记载着

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见证着共产党人炽热的革命初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让党旗永远飘扬——

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在山东博物馆展出

下面,我们一同走进

主题展上的革命文物

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

中国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图|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东营历史博物馆藏)

历经烽火岁月,中国最早中译本《共产党宣言》至今流传于世的极少。现存山东东营历史博物馆的《共产党宣言》为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党支部保存,是中国保存该书最早版本的十二本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由农村党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珍贵红色文献。

这本《共产党宣言》全书为平装,封面赭石色印刷,正中印有马克思半身像,著者署名为“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封面标题是错印的《共党产宣言》。封底是印刷时间:“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扉页有一方最早保存人“葆臣”的印章。

这本《共产党宣言》由王尽美参加一大后带回山东。1926年由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回乡探亲时送给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党支部,而后历经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险恶卓绝的抗日、解放战争,在烽火硝烟中得以幸存。从刘集党支部的刘良才到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再到普通党员刘世厚,这本《共产党宣言》幸而有着接续不断的守护人,他们相继用心血甚至生命一直将其保护下来,成为刘集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火种,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的历史见证。1975年用生命珍藏此书的老共产党员刘世厚将此书郑重捐献给国家,现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邓恩铭写给父亲的家书

图|邓恩铭写给父亲的家书

(山东博物馆藏)

图| 邓恩铭早期全身像

(山东博物馆藏)

邓恩铭(1901.1.5-1931.4.5),字仲尧,曾用名邓恩明、黄伯云、邓又铭、佑民、一民、建勋、丁友民等。中国共产党山东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是1921年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唯一一位少数民族,也是最年轻的代表,是中共的创建者和中共山东省组织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邓恩铭的全身像和家书是山东博物馆近现代史研究专家王家鼎先生在1981年从邓恩铭同志的老家贵州荔波县征集的。家书是邓恩铭写给父亲的,根据判断大约写于1925年,家书共3页,每页8行。纵23.5厘米,横16厘米,写于山东益都(今青州)。家书为毛笔书写,行楷,落款恩明。恩明是邓恩铭同志常署的名字。家书饱含深情,纸短情长,字里行间饱含了投身革命的邓恩铭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和浓浓的关爱,见证了中共山东党组织早期领导人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炽热的家国情怀。

邓恩铭牺牲时年仅30岁,他用短暂的青春年华、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践行了他那首临终遗诗“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王尽美起草的

《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会宣言》

图| 王尽美起草的《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会宣言》

(山东博物馆藏)

图|迄今所见王尽美唯一一张个人像

(原版照片现存济南战役纪念馆)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山东诸城枳沟镇大北杏村(时属莒县)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24年8月24日,济南各界联合会与10多个团体召开山东反帝国主义同盟会成立大会,王尽美亲自为大会起草了《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并在1924年8月25日出版的《十日》第33期上全文发表。《宣言》历数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侮压迫,揭示封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共生关系,直言痛斥帝国主义是中国贫弱的根源。只有全民族觉醒、全国同胞一致奋斗,形成反对帝国主义的大同盟,才能实现民族的完全独立。至今读来仍令人振聋发聩。

《宣言》是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会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山东人民讨伐帝国主义的战斗檄文,充分展现了王尽美为代表的山东早期共产党人对国际形势、国家现实以及帝国主义本质的清醒认识。《宣言》的发表是山东早期共产党人发动山东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充分彰显。

注:史料部分来自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红色齐鲁365》和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现代卷)

王尽美在苏联使用过的毛毯

图|王尽美在苏联使用过的毛毯

(青岛市博物馆藏)

图|王尽美(左二)与邓恩铭(左四)在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的留影

这张毛毯是1922年王尽美在苏联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后留苏考察学习时使用的。在这张毛毯背后,蕴含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丝绸之路”的记忆,见证了一大代表、中共山东党组织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等人赴苏联参观学习的经历。

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新的侵略扩张的面目,号召远东各被压迫民族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共产国际定于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经研究协商,确定王尽美、邓恩铭、王象午、王乐平等人分别作为山东共产党、国民党及工人、青年等革命团体的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

为避开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出席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选择通往苏联的路径借助了鲜为人知的红色“丝绸之路”。为了远东赴会,山东党组织充分利用了这条商业路线。王尽美、邓恩铭、王乐平等几人从济南买了一批昌邑丝绸,他们扮作小商人,出山海关,经奉天(今沈阳)、哈尔滨,到满洲里,在满洲里的一家旅馆中找到了预定的联络点,然后乘火车前往伊尔库茨克(后会议地点改为莫斯科)。

1922年1月21日,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隆重举行。大会闭幕后,王乐平、王象午等先行回国,王尽美、邓恩铭和一些代表留在苏俄继续参观学习。短短几月短暂的参观学习经历,王尽美深刻地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开阔了眼界,更加丰富了王尽美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此后,王尽美便脱离了学校的学生生活,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免责声明:该文由青岛华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数字展示在线系信息发布平台,数字展示在线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