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 片头动画制作幕后
当《舌尖上的中国2》的制片人朱乐贤老师向我们发出片头设计的邀约时,离马年的到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尽管时间紧迫,但是作为舌尖的粉丝,这样的机会我们是无法拒绝的。
从2011年开始,作为纪录频道ID和宣传片设计团队,鱼果动画与纪录频道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基本每年都会为纪录频道创作一部宣传片。这是我们和舌尖2剧组合作的基础。
还记得舌尖1推出时,每天中午大家围坐在电视旁,一边看着舌尖一边共进午餐。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被这部充满诚意的纪录片深深打动。
刚开始接触制片人的时候,我们是带着困惑和疑问的,像这样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为什么会选择用动画的方式演绎片头?纪录片与动画的内在联系到底是什么?怎么表现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主题?
第一次的会面,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得到只是鼓励和希望,让我们能有更开放的空间和天马行空的想像。
没有任何限制。这反而让我们压力陡增,于是我们的每个设计师都设想出了自己脑海中的“舌尖上的中国”,但是并没有找到确切的方向。
后来第一次见到陈晓卿导演的庐山真面目,在他的启发下,我们领会了几点要求:首先是国际化的视觉语言。舌尖2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和智慧的窗口,同时它即将亮相嘎纳,要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递到全世界。导演要求不从设计的角度上追求中国风格,但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于是在我们疯狂的头脑风暴之后,选择了更具平面风格的Motion Graphics视觉与动画风格,将豆腐与活字印刷,汤圆与太极图形,冰糖葫芦与算盘,煎饼与浑天仪,面条与意象山水,包子笼屉与宝塔等等建立了视觉上的联系。我们使用现代的视觉传达方式,将中国最典型的食物与古老文明进行巧妙的转换,体现出中国人对待食物的超凡智慧,这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稿方案的出炉让我们自己激动不已,导演也对此非常满意。
方案确定之后就是实际制作。如何用生动的动画来表现设计想法,如何与音乐做配合,如何把握时间节奏,如何处理转场效果,这些都让我们绞尽脑汁。但随着时间过去,难题都一个个被攻克。
最后一个难题是定版。我们使用卷轴的方式给整个片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的舌尖项目,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对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而不是纠结于客户的只言片语。只有理解客户的深层需求,才能运用专业能力给客户超出预期的答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好的合作过程,思考远比动手重要的多。
同时我们也发现,动画在纪录片领域有着非常开阔的前景,除了传统的场景再现、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动画还可以为纪录片提供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意象延伸。
除了片头,我们还给舌尖设计了几款极简风格的海报。虽然最终没有用上,但整个过程仍然让我们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