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纲的舞台多媒体
对于戏剧领域来说,去年9月份孟京辉新戏《堂吉诃德》的上演可谓一件要事,然而这件事的发展过程却并不理想。因为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档期与国庆游行队伍演练的时间相互冲突,所以不得不停演两场,原计划场次只进行了 一半。然而这两场演出足以看出观众反响的强烈,尤其是对当中多媒体的运用,更是赞叹不绝。可能观众对于孟京辉的制作班底过于熟悉,不少人猜测这是丰江舟暂时放弃个人风格的转型之作,然而当他们拿起手边的节目单时才发现,负责这部分制作的人是王之纲—— 一个此前几乎没有听说过的名字。其实从《空中花园谋杀案》开始,他已经开始了和孟京辉的合作。虽然他看上去年纪轻轻,却并不是一个新人,在此之前,他还参与过许多舞台作品。目前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职称后面写着“博士”二字。
大多数多媒体从业者都是动画制作出身,王之纲也不例外,本科攻读机械工程,在研究生阶段接触到最新的数字媒体艺术,可以算是进入这个行业最早的一批人。2002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动画专业。和他同一 年进入戏曲学院的还有一个人,叫做张武,因为这个人担任了孟京辉话剧舞台美术总监的缘故,也把王之纲这个相识多年的同事拉入戏剧的行业。
多媒体是舞台视觉
在2008年11月,王之纲与张武合作了一部叫做《秘境青海》的舞剧,观众对于舞台与多媒体共同营造出的视觉奇观表现出了异口同声的赞誉,这次成功的尝试使他踏入了这个门槛,也让自己在过去的领域中有所突破。其实舞台一直是王之纲的兴趣所在,但是之前一直都在纯媒体范畴进行商业动画和艺术动画创作。“我期待和舞台发生关系”.2009年,王之纲把精力往这方面转移,做了十几个演出,包括舞剧、话剧和大型秀场。在和导演、舞台美 术、灯光设计以及演员的沟通中,碰撞出许多以前没有的灵感。“这种舞台形式比纯媒体更有力量,有现场的感觉,对我来说这感觉始终很幸福。“并不是每个由影像转入多媒体行业的人都能展现出王之纲这样的天分,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依然是对影像的强调,融入到戏剧当中的时候,总显得风马牛不相及。王之纲正是因为在戏曲学院工作的5年间,接触到大量戏剧,培养了他对这门艺术的审美,才使得他能迅速融入这个从前陌生的未知领域。“在创作过程中,我会尽可能地去理解导演的想法,并与所有主创充分地沟通,我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在戏中超越他们的想象,我不需要表现一种孤立的、强势的影像概念。在其它领域我可以很充分地做这件事情 。”所以,他更强调为戏剧服务,把多媒体部分当作一个非常有活力、有质感、有灵魂的视觉元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达“戏 剧”这个整体。“我的最高理想是让多媒体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存在于这个舞台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