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博物院正式揭晓了其虚拟现实(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项目的招标优胜者——商汤科技。该项目意在整合南京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资源,与商汤科技在大型空间扩展现实(XR)技术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方面的专长,携手打造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VR沉浸式展览典范。
据官方消息,此项目为国内文博领域首例由博物馆直接投资并主导建设,同时运用前沿的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技术的大型沉浸式展览。商汤科技与南京博物院的此番携手,标志着国产AI技术首次深度融入历史文化展示,旨在通过前沿科技的力量,向全球观众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这一创新举措在文化旅游与文博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紧邻中山门北侧,占地面积逾七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首座由国家出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其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当时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成立标志着其诞生。1959年,南京博物院与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并,沿用南京博物院之名至今。
自2009年起,南京博物院启动了二期改扩建工程,并于2013年圆满竣工。现今,博物院总建筑面积达84,800平方米,展厅面积超过26,000平方米。博物院以大殿为中心的历史馆为核心,辅以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及非遗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院六馆”布局。
在藏品方面,南京博物院拥有超过43万件(套)的珍贵文物,时间跨度自旧石器时代至当代,涵盖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竹木牙角雕、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众多类别,是一座不可多得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重烙铜壶”与“郢爰”、西汉时期的“金兽”、东汉时期的“广陵王玺”、“错银铜牛灯”与“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时期的“青瓷神兽尊”、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以及明代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