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5年底,北京市科幻产业强链、固链、延链成效显著,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
《行动计划》包括六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其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进“一核多点”建设。打造以石景山区为核心的科幻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科幻底层技术研发、科幻阅读、科幻文旅(会展)等重点产业;促进科幻、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将集聚区打造为集“炫酷”科幻体验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一体的北京科幻产业创新高地。在怀柔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大兴星光影视基地、通州元宇宙创新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环球影城周边等地打造科幻主题展示场景不少于3个。
此外,在《行动计划》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至关重要,支持人工智能辅助相关技术在科幻领域的适配性研发。围绕科幻内容创作创意需求,搭建AIGC+引擎工具集,推动文生图、文生视频、三维场景数据封装、语言大模型等技术创新应用于科幻内容创作。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关键算法和数据在科幻领域创新应用;支持建设科幻AI知识服务系统。
同时,支持基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生成的科幻IP场景展示。鼓励打造多人大空间技术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景。支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渲染虚拟仿真交互式体验场景。鼓励将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技术和沉浸式视频融合打造XR沉浸式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