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域连续覆盖、智慧工地数字沙盘、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雄安新区,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施正在被应用到各个场景之中。
日前,雄安新区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算力、算法、算料“三驾马车”,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建成区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85%。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设立起就镌刻着“智慧基因”的雄安新区,近年来始终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从城市建设到环境治理,从政务服务再到日常生活,如今,雄安新区数字化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加速。
数字孪生打造城市大脑
雄安新区的每一栋建筑,都在建设之初便开始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建模。
在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内,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中。
按照规划,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将打造“两地三中心”的城市计算中心体系,分片区部署建设边缘计算节点,形成算法协同、算力协同,“边云超”协同的新型“城市云”计算体系,为新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按需提供绿色、高效的先进计算服务。
事实上,这座占地面积45亩、国内首创的景观化隐蔽式城市计算中心,正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被称作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之脑”“之眼”“之芯”。
何谓“数字孪生城市”? 对此,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称,雄安新区的每一栋建筑,都在建设之初便开始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建模。以至每新建设一层物理建筑,它的数字化模型都在同步更新。
“不仅在建筑空间,在雄安新区的公园、绿地和水系,数字化建模也始终在同步规划建设,这就是雄安新区的数字孪生城市理念。”该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打造数字孪生城市,雄安新区将北斗系统全面嵌入城市智能体系,汇聚城市的活动数据,实现城市空间要素位置全面感知。还建设了城市CIM平台,逐步汇聚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形成城市孪生镜像,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同生共长。
此外,雄安新区还全面推动城市感知终端部署和建设。在城市建筑、城市部件、综合管廊、绿地公园、公共设施等项目中进行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设施。
如与道路工程同步,在启动区、雄东、昝岗等新建片区全面推进数字道路建设工程,部署多功能信息杆柱、摄像头、雷达、5G、边缘计算节点、路侧RSU、车载OBU等智能设施;与楼宇、社区、园区建设同步,全面推进智慧安防、智能表具、智慧停车、智慧环卫等智能化设施部署。
而最强的“城市大脑”,更应该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能力。
据了解,目前,雄安新区正以数字孪生城市各类基础公共平台为依托,建设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数字身份、数字交易等基础开放平台,建设交通、社区、住房、能源、公共服务等行业应用中枢平台,利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经济运行、交通运输、社会民生等多维感知数据的汇聚融合,不断强化“城市大脑”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持续优化能力。
设立五年来,如今的雄安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
创新技术推进智慧建造
全息投影沙盘以BIM技术为核心,通过渲染、漫游、动态生长的方式模拟了项目全过程生产周期的建设情况。
当前,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关键阶段。作为“未来之城”,其建设过程自然“科技感”十足。
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绿色建筑展示中心项目,创新应用了全息投影沙盘技术,通过在传统沙盘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以动态投影为主的各种多媒体声光手段,让整个沙盘都“动”了起来,使得整个沙盘展示的效果更为生动。
“全息投影沙盘以BIM技术为核心,通过渲染、漫游、动态生长的方式模拟了项目全过程生产周期的建设情况,相比传统沙盘更加直观。此外,它相较于传统沙盘模型,造价更低,可多项目周转使用,节约了成本,真正做到了‘数据可留存、硬件可周转’。”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虚实混合”的MR眼镜技术。据了解,“虚实混合”中的“实”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主体结构(柱墙梁板)和二次结构(砌体、构造柱等),“虚”则是指安装的门窗和顶上的管道综合。
“前期项目策划引入 MR眼镜,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综交底时更加形象直观地看到各专业管道的空间位置、避让规则、翻弯方式等,弥补了二维图纸表达单一的不足。另外,工长及质检人员通过 MR 眼镜可以更敏锐地观察模型与实体之间的差异。”该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绿色建筑展示中心项目是由中建一局承建的作为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科研、展示和交流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包含2栋办公楼和5栋多层展览楼,其中的5号楼还是新区首个近零能耗建筑。
上述负责人介绍,5号楼的建筑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能源,由7号楼大面积光伏发电板进行建筑供能,利用自身结构及围护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保温、隔热、气密性等关键性能。
此外,5号楼整体还采用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取代传统空调使用,经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冷)回收装置将室内废气中的热(冷)量回收利用,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
事实上,全息投影沙盘、“虚实混合”的MR眼镜以及近零能耗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正是雄安新区“智慧建造”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近年来,为大力发展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雄安新区始终坚持从数字设计能力、智慧施工管理、智慧运维建设、创新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推进建造手段信息化应用。
生态治理实现立体监测
一只鸟和一条鱼“走红”的背后,正是“华北之肾”白洋淀多年来生态治理的成果。
近日,白洋淀的一只鸟和一条鱼意外“走红”,引发社会关注。
记者注意到,9月16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介绍近十年来我国水生态变化时,肯定了白洋淀污染治理成效。发布会还直接“点名”,多年没有见到的 鱼等白洋淀一些土著鱼类也在逐渐得到恢复。
而在此之前,河北省相关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张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的图片被展示后也引起关注。据介绍,图片上的小鸭子正在学游泳,今年观测到白洋淀已经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和繁育地。
事实上,一只鸟和一条鱼“走红”的背后,正是“华北之肾”白洋淀多年来生态治理的成果。
据了解,为构建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雄安新区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上,采用固定监测+移动监测+卫星遥感的方式,建设了集水文、水质、气象、空气质量等多种生态数据监测为一体的“超级自动站”,打造白洋淀智慧生态监测体系。
“我们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厅的标准规范,结合雄安新区实际情况,率先开展EIM模型建设,设计一套覆盖环境监测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再充分利用本地监测数据、环境‘上下游’监测数据,构造了生态环境智能分析模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状态多维度综合分析研判能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根据白洋淀圩田纵横、沟壑繁杂的地理特征,雄安新区还创新性地建设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机动监测体系,建成以“无人机/船+遥感”“无人机/船+传感器”“无人机/船+VR”为载体的灵活机动监测能力,不仅能进得去,还能测得准,同时购置水质移动监测车和监测船等平台,基本实现了对白洋淀湿地水质的全域监测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白洋淀流域‘天、空、地、淀’立体化智慧管理系统。探索基于区块链的各环境要素的采样及实验室全过程质控管理系统,健全基于5G的立体生态质量监管系统。利用无人机巡查影像,掌握白洋淀及入淀河流排污、季节变化等特点,形成无人机监控应急监测支撑体系及模式。”上述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目前白洋淀淀区面积已恢复至约293万平方公里。经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监测发现,白洋淀鱼类已恢复至4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白洋淀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