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称是一条狗,却希望让所有中国人活得像人。他是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1840年出生于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1939年逝于越南谅山。临终前,他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上海诚唐文博团队与泗泾镇、复旦大学策展内容课题组合作,对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马相伯故居进行了全面布展。6月26日,马相伯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马相伯故居外景)
以爱国主义为内容主线
爱国,刻写在马相伯的一生中。爱国,也是串联马相伯故居的内容主线。马相伯故居通过少年励志、精忠报国,毁家兴学、教育救国,国仇家恨、奋起反抗,高才硕学、精神不朽四个篇章展示了马相伯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通过图文实物、场景还原、多媒体等形式,第二篇章综合展示马相伯建立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协助设立辅仁大学、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毁家兴学、教育救国的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月内,马相伯连续发表了十二次国难演说,呼吁国民自赎自救、群策群力、共赴国难。
1936年11月,救国会“七君子”被捕。马相伯与宋庆龄等人竭力营救“七君子”,“七君子”出狱后,前来看望马相伯。
(七君子前去看望马相伯的雕塑场景)
乐善堂是马相伯晚年隐居徐汇土山湾时的书房与会客室,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战线的一个重要民主堡垒。
(对徐汇土山湾孤儿院三楼<现为土山湾博物馆>乐善堂场景还原)
五进四院一廊室内外联动讲述相伯故事
马相伯故居为五进四院一廊的传统院落式建筑,基于建筑布局,诚唐团队通过艺术景观小品、雕塑、场景营造等形式,室内外联动讲述相伯故事,感受相伯精神。
第一进庭院江南风格的艺术景观小品:文字与绵延的山脉自成一体,寓意作为民族脊梁的马相伯,一生汇聚的磅礴的爱国力量。
马相伯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协助设立辅仁大学,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第二进庭院中的四所大学的景观小品)
(回廊间对马相伯生平大事记的展示)
不止是爱国老人,还是智慧的、可爱的相伯老人。
融合江南风韵,营造在“故乡”看“故居”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千年古镇泗泾,是“四水会波”之地,也是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交汇之地。江南文化孕育了江南士子的文人风骨,江南文化渗透在马相伯故居中的一窗一檐、天井小院……
展陈设计中,诚唐团队通过“泗水波纹”“白墙黛瓦”等泗泾、江南元素,以黑、白色调贯穿空间背景,用素色勾勒出江南特有的风格,为观众营造在“故乡”看“故居”的沉浸式观展氛围。
(故居内部与院落间对“白墙黛瓦”“泗水波纹”的提炼与运用)
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奋斗中成为他们
“他的人生经历与意志品格,于当代年轻人而言是陌生的。墙面上七国外语文字和展柜里一排排的著作,让青年真正感受到,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奋斗中成为他们。”
——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生、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钱威丞
百年间,马相伯负重前行,读书爱国、教育救国、抗日护国,他只想让华夏子孙都能够像人一样活着……
对诚唐人来说,马相伯故居不止是一个展陈项目,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唤起城市“软实力”,构筑城市精神品格的荣光与使命。从梳理文本、确定方案到落实展陈,每一位诚唐人都是满含崇敬、感佩去完成的。这位百岁老人在家仇国恨、时代之困中屡败屡战、奔走呼号的伟岸和勇毅,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震撼,感染着每一位关注马相伯、为马相伯故居而努力的人。
马相伯故居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开江中路358号(近安方塔)开放时间:全年开放(上午8:30-11:00,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场,每周一为闭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