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文旅部发布《关于拟认定447家单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
公告显示,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9号)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文化和旅游部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的保护单位进行了评审,拟认定447家单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据了解,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名录共325项,涉及46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拟认定保护单位447家。其中,有不同项目的保护单位由同一家单位承担的情况。
其中,北京市共17家,项目包括八大处传说、太极拳、泥塑等;天津市共14家,项目包括秧歌、花毽、面人等;河北省共14家,项目包括皮影戏、南路丝弦等;山西省共14家,项目包括唢呐艺术、秧歌戏等;内蒙古自治区共16家,项目包括江格尔、蒙古族民歌等;辽宁省共9家,项目包括鼓舞、摔跤等;吉林省共9家,项目包括鼓吹乐、吉剧等;黑龙江省共8家,项目包括满族说部、满族刺绣等;上海市共11家,项目包括崇明山歌、二胡艺术等;江苏省共16家,项目包括南闸民歌、泰兴花鼓等;浙江省共23家,项目包括渔歌、三跳等;安徽省共11家,项目包括包公故事、西凉掌等;福建省共15家,项目包括佾舞、杂剧作场戏等;江西省共18家,项目包括傩舞、灯舞等;山东省共13家,项目包括锣鼓艺术、阴阳板等;河南省共12家,项目包括玄奘传说、陕州锣鼓书等;湖北省共18家,项目包括禹的传说、女娲传说等;湖南省共19家,项目包括老司城传说、嘉禾伴嫁歌等;广东省共18家,项目包括禅宗祖师传说、狮舞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6家,项目包括仫佬族古歌、壮族天琴艺术等;海南省共4家,项目包括疍歌、海南苗族盘皇舞等;重庆市共9家,项目包括阳戏、蹬技等;四川省共14家,项目包括龙舞、端公戏等;贵州省共16家,项目包括苗族古歌、巴狄雄萨滚等;云南省共21家,项目包括童谣、都玛简收等;西藏自治区共16家,项目包括工布扎念博咚、卓舞等;陕西省共13家,项目包括张骞传说、古琴艺术等;甘肃省共15家,项目包括宝卷、祝赞词等;青海省共15家,项目包括藏族民间传说、阿柔逗曲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共7家,项目包括黄羊钱鞭、民间绣活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3家,项目包括谚语、俄罗斯族巴扬艺术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家,项目包括豫剧;香港特别行政区共2家,项目包括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妈祖祭典;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家,项目包括土生土语话剧、民间信俗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所属单位有7家,项目包括传统书籍装帧技艺、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针灸等。
以下为非遗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