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什么?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许是故乡的一幢老屋、一棵大树、一条小巷。但若走进洛城的村庄,你便会发现,原来,乡愁还可以“装”进村里的“村史馆”。
目前,洛城街道已有洛西、屯西、饮马、韩家牟城、东斟灌等村规划建设了不同风格的村史馆,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
饮马村“乡村记忆馆”以“人文饮马,幸福知源”为主线,共分为四个板块,通过展示饮马村的村名之源、人文之源、奋进之源和美丽之源,引导饮马子孙追根溯源,知恩图报,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据考证,公元642年,唐王率领十万大军行至“留庄子”(饮马村的曾用名),久旱未雨,水井早已干枯,唐军正在四处寻找水源,在一位白发老翁指引下,唐军顺利的找到了村内一处隐秘的水井,军士战马饱饮一顿,士气大增,之后连番作战,大获全胜。唐王亲赐村名,改为饮马村,沿用至今。
乡村记忆馆内陈列着村里的一些书籍实物,还有一些是村民们无偿捐赠的传统农耕农具、老式生活用品,生动还原了昔日的质朴村风,详细记述了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历史脉络,它们见证了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饮马奋进史、大棚发展史、手工业史、文艺传承史等各个环节的展示,让村民们在一幅幅展图中,感悟历史、记住乡愁。
来到洛西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该村的村史馆就建在这里。村史馆通过“我从远古走来”“我书香传子孙”“我奔跑在奋斗中”和“我拥抱新的未来”四个篇章,讲述了洛西村的发展变迁,展示了洛西村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村史馆的墙壁上展示着精美的图文资料,一幅幅承载着该村历史变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图片映入眼帘。
其中有专门讲述该村历代名人的励志故事。在“奋斗的标兵”这一栏中,展示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个新村建设捐款户、第一个村庄改造签订协议的户、第一个带头公墓搬迁户等等,不仅唤起村民对先辈创业不易的感慨,更激发村民对当前美好生活的珍惜。
“就是期望能通过这些人物,这些故事,来激励村里的下一代,尤其是从村里面走出的乡贤名人,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奋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喜自豪地说。
韩家牟城村的“汉字文化馆”通过梳理历史,展示文字变迁,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延续历史文脉、回忆田间乡愁的好去处,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馆,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汉字文化馆建成之后,明显感受到了村民的自豪感,有外地亲戚或游人来参观时,他们甚至会主动做向导和解说。
汉字文化馆建成之后,发挥着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年寒暑假或者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活动,让村里孩子们前来参观学习,周边学校的小学生也来这里搞研学活动,了解汉字文化的发展历史。
屯西村“村史馆”则以村庄的拆迁改造为主线,对需要保存、纪念的物品和影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村庄由来、村庄变迁、大事记、重点人物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该村城中村改造的发展变迁。
同时,突出党建领航,展示村庄变迁,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屯西村的华丽蜕变。
“村史馆融入了村庄的乡情记忆,见证着我村的发展历程,它会带着记忆,与村庄同发展、共繁荣。”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说。
洛城街道将村史馆建设与乡村振兴、党性教育、文明实践、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顶层设计,突出乡村特色,把村史馆打造成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