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范传世】
河洛文化对中国传统家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更见证着众多历史人物的家风故事。本部分主要展示和洛阳有关的10位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
1.周公教育子孙要“谦德”,曹操在《短歌行》里赞叹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姚崇重视廉与孝,秉持“廉孝”严治家。
3.杜甫不但用诗歌记录民间疾苦,也以诗教传家风。
4.白居易教育后人看淡“名”“利”,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
5.北宋宰相吕蒙正以德立家。
6.范仲淹清俭树家风,告诫族中子弟要“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7.欧阳修强调清廉自守,待人处事则要敦厚仁爱。
8.邵雍教子“见善必为”,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9.司马光诚俭教子,留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千古警句。
10.程颢程颐兄弟强调师道尊严,教化流传久远。
【风范长存】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作出表率,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1.毛泽东的家风
毛泽东的家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严以教子、严以律己、严以持家。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洋装,拜农民为师。毛泽东曾经向要进京的亲友捎过话: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毛泽东严以持家的重要表现,是勤俭节约。他经常告诫子女,学习和事业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毛泽东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多年,最终落下了73个补丁。
2.周恩来的家风
周恩来曾制定过10条家规”,要求: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住宿费由他支付;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许动用公车等。
3.刘少奇的家风
刘少奇不仅严以律己,还在生活、思想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严格要求子女。他总要求孩子“穿衣服不能脱离群众,让孩子尝尝吃不饱的滋味,有好处”。他要求孩子们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考虑集体的利益,把集体利益摆在前面。
4.朱德的家风
朱德立下了“五心”家规:对信仰追求要有恒心,对党和人民要有忠心,对社会主义事业要有热心,对人民群众要有爱心,忠于职守要有公心。并给家人规定了“三不准”: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吃、穿、住、玩。
5.邓小平的家风
邓小平的家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老敬老,邓小平对继母十分尊敬,专门把继母从老家广安接到北京照顾。对在广安老家务农的小舅舅淡以兴也很关心,每月都要从工资中寄钱给他,直到他终老。二是生活简朴。三是不惯纵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学到做事的本领。
6.陈云的家风
陈云的家风是融洽和谐、严守规矩、勤俭节约、酷爱学习。他给家人订下“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子女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教导孩子做一个正派的人、心态平和的人和普通人。
【文明家园】
这是以洛阳的八个标志性景观为背景,打造的一个家风文化墙。
这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创作的《十无益》。《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和合新风】
焦裕禄的家风
焦裕禄在洛阳工作九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焦裕禄的好家风,构成焦裕禄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家风中最闪光的遗产。
洛阳不但孕育了焦裕禄精神,也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好家风家庭,我们选取了10户有代表性的家庭予以展示。
老城区寇北锁家庭世代传承书香,藏书多达2万册,几代人以阅读为乐。
翟宗洲家里12名党员成立“家庭党支部”,承诺要秉持良好家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洛宁县金相超家庭,全家16口人再苦再难不分家,秉承了自清代延续至今的家风家训。
还有热心公益的赵玉峰家庭、孝老爱亲的张贵珍家庭、爱岗敬业的潘丹勇家庭、一心为国的余玛丽家庭、孝善谦让的张素霞家庭、夫妻相扶相助的刘小利家庭......他们等着与您共话家风。
以《朱子家训》为主要内容的家风文化四扇屏。
全息投影,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隔空手势翻书系统,收录了更多古代优秀家训和洛阳当代优秀家风故事。
【家的味道】
【衷心祝愿】
家风,是家庭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风气的基础。祝愿每一个家庭都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正家风”的小题目,做成“正己育人”的大文章,努力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不断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