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案例| 招标| 企业| 产品| 访谈| 会议| 新品| 方案| 技术| 展会| 商机| 招商| 专题| 招聘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归来三峡》公演 倾力打造诗与远方的极致盛宴

《归来三峡》公演 倾力打造诗与远方的极致盛宴

编辑:格非儿 文章来源:锋尚文化 发布日期:2019-4-19 7:23:01

  3月28日,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长江非航行水域,背靠白帝城和瞿塘峡,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锋尚文化】负责总制作的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项目《归来三峡》正式回归世界舞台。

  为打造一场“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传世之作,总导演张艺谋、总制作人沙晓岚及总制作方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锋尚文化)、投资方重庆赤甲旅游集团、品牌拥有方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制作方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主创团队秉承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中心议题,经过两年打磨,不断突破极限。为达到最佳演出效果,《归来三峡》于2018年12月进行试演,共演出16场,接待游客26417人次,平均每场1651人次,惊艳全球。

《归来三峡》公演 倾力打造诗与远方的极致盛宴

  《归来三峡》作为三峡、重庆乃至全国旅游的新风向,在试演阶段就收获国内外观众一直好评,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潘毅琴更曾对其给予高度肯定:“《归来三峡》凝聚了亦真亦幻亦梦,是一席“清声妙色视听安”的饕餮盛宴。”

  《归来三峡》坐拥碧水青山,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以诗为魂、以山水为体,豪景盛文,通过再现诗词创作意境,打造令人神往的诗意天地。演出时长60分钟,节目内容选取了、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等诗人十首诗词,每首诗词为一个篇章,将诗人创作背景和诗词意境直观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唯美诗意中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诗城奉节浓厚的文化底蕴,再现“行到三峡必有诗”的壮景,堪称史上首次。

  “国师”张艺谋归来
  户外实景演出的又一个十年即将展开

  《归来三峡》作为“归来系列”的首台旅游商演节目,不仅是张艺谋的归来,更是中国山水实景的归来。《归来三峡》打破了传统实景演艺的“人海战术”模式,以巧妙的意境吸引游客眼球。将雄伟的白帝城、瞿塘峡、夔门三大景点赋予灯光色彩,形成山水相映、华灯如虹的怡人景观;震撼的音响效果回荡着山水的质感,让游客通过耳朵,与山水融为一体;如幻如真、绚丽夺目的舞台效果,使人如临天宫幻境,在充分彰显奉节文化旅游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将各种诗词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此次《归来三峡》就是与过往传统山水实景风格的割裂,作为全球内河水上工程体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完全自主创新项目,《归来三峡》完全是一场彻底地人文、自然、科技与诗意的归来,张艺谋的此次大胆尝试无疑开辟了中国文旅市场的新航线,【锋尚文化】作为此次探险的领航力量,也让中国文旅市场看到了更多可能。

  《归来三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中华诗词为主线和根基,选取《春夜喜雨》《登高》《竹枝词二首其一》《早发白帝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十首著名诗词,以诗赋景、以诗怡情、以诗为魂,打造令人神往的诗意天地。李白在这里朝辞彩云,轻乘扁舟,一腔豪情万重山;杜甫在这里细听春雨,闲赏黄鹂,登高远眺长江水;苏轼在这里面朝大江,遥想公瑾,以古鉴今酹江月。十个华美篇章,再现了诗词创作意境,展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怀和人格魅力,让观众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尽情品味诗歌文化的无穷魅力。

  舞美设计回归中国传统山水的意境美

  设计立意前期,张导摒弃之前传统的舞美设计方案,亦然选择之前多次合作的沙晓岚老师及其【锋尚文化】舞美设计团队。他们摒弃传统的舞台舞美设计,几经易稿,删繁就简,在视觉上寻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线条白描及留白,与唐宋诗词展现意境相辅相成。

  为达到演出效果,演出及观众浮台均搭建于趸船之上。不同于传统的舞台演出规范,受自然环境影响,演出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最终他们选择演出平台上方通过2d威亚小车悬挂63片造型景片的效果,通过景片矩阵的变幻效果作为演出视觉主体。

  美术设计郭昕以唐代建筑作为景片设计的造型参考,用2.2毫米粗细钢丝编织而成,63片大小、造型、结构各不相同,组成变化矩阵。为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变换效果,张导要求所有建筑造型景片由两片斗拱和墙体景片为一组,这样极致细分的设计要求为【锋尚文化】的舞美设计团队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视屏投影也摒弃以往的实景投影素材,以线条的排列组合勾勒赋形,简约不简单。最终他们将63片景片与地面及手持道具作为投影介质,通过投影灯光的变换,根据不同诗词篇章意境重新排列组合,以白帝城的天然风光为背景,呈现出极具中国水墨山水的美感和唐宋诗歌之风。

  技术难度史无前例

  为满足演艺需求,该工程建设规模为1个满载排水量9500吨的水上观众平台,1个满载排水量20000吨的水上演出平台,两平台布置在长江夔峡水道左岸风雨廊桥西南侧南门沱水域(长江上游巷道里程约204公里处)。两平台间通过2艘跳趸连接,观众平台通过跳趸、跳板与架空斜坡道连接,演出平台通过跳趸、跳板、钢引桥与实体斜坡道连接。

  观众浮台是一艘单体、平底、单甲板趸船,主要作为《归来三峡》大型水上演出活动观众的载体,长111.6米、宽36米、总高35.88米,型深4.5米、吃水2.4米,满载排水量9500吨,压载舱总容量7070立方米,可容纳观众1738人,工作人员100人。

  演员演出传送带采用双机头驱动,保证了链条闭环线的平稳,采用编码器保证双驱动的同步,传送带长度为120m,承载4吨,速度0.4m/s,长度和承载为国内首例,采用了双导向保证链条的运行平稳,让演员的表演更具飘洒俊逸之态。

  想要通过最新科技手段展现传统中国诗歌艺术和中国山水美学,让冰冷的舞台机械设备展现出诗词意境与人文气度,对设计及技术的要求都极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归来三峡》的设计及技术团队做到了。

  诗歌撰稿及音乐作曲融汇古今

  如何在今日的语言环境及审美背景下展现古人之风,对此次诗歌选取、文学撰稿及音乐作曲的要求都不言而喻。文学撰稿康震在中国古诗词尤其是李白、杜甫诗词领域颇有建树,此次《归来三峡》的诗歌选取及主题曲《归来三峡》的歌词撰写也足见大家风范。

  在各诗歌篇段落的音乐创作上,改编作曲祁岩峰、张渠也进行了相应改编,在极具古风韵味。由曹轩宾作曲并演唱的主题曲《归来三峡》也必成传唱佳作。

  舞蹈编排力求创新

  舞蹈编排以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为支撑,在舞蹈编排上,以身韵中的呼吸为出发点,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同时对中国古典舞“翘袖折腰”“闪转腾挪”“舞袖翩跹”等形态进行动态塑造,结合投影,朗诵,现场演奏等多种艺术方式,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最终达到诗歌乐舞浑然一体。力求追寻文人墨客笔下从内到外,天人合一,水天共舞的诗歌意境。

  《归来三峡》作为一场舞台科技含量极高的创新型演出,演员与舞台机械设备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执行导演王醒带领团队出色贯彻张导指挥,实现整场演出各单位调度的完美配合。

  此次《归来三峡》正式开演,在试演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提升。演出结合市场反馈意见,在正式演出增强了现场观演的艺术效果和冲击力,强调了中国传统美学里山水留白的意境,舞美、服装也都进行了调整。另外还增加了观众互动环节,希望能让观众感受到《归来三峡》不光是一个演出,还能让观众活跃起来、轻松愉快地参与进来。

  执行制作人郑俊杰透露,《归来三峡》的舞台中间设置了6根支撑柱,在试演时这些支撑柱并没有作为主要视觉表现介质,观众观演时能直观地看到柱子穿插在演出画面中。“正式开演对6根承重柱的立面都做了处理,在观看时大家可以有水从天上来的感觉,能够融会贯通到江面上,视觉冲击力还是挺大的。”

  执行导演王醒介绍到,此次正式演出经过升级打磨之后,呈现的内容更加紧凑、更加生动,不拖沓,节奏非常有层次。包括远山、多媒体、灯光形成的整体视觉效果也比以往更加震撼。在表演和视觉的结合上,节目组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归来三峡》的美学世界里,人、舞台、白帝城的层层远山和谐共生,构成人与自然相互依持的和美画卷。中国传统美学与最新前沿科技在此完美相会、生衍,孕育出最具人文温度的美学盛宴。《归来三峡》不仅成就了重庆文化诗意的新地标,也缔造了国内乃至世界山水实景项目的新风向,相信《归来三峡》一定会给全球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和心灵震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锋尚文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