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山村村史馆于2018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啦!
/ 留住乡村记忆,传承乡土文化
在过去的记忆与现实之间
漢山搭起了一座“桥梁” /
重要的话写前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乡愁”就是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
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村落,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南郑区汉山街道办党委、办事处把村史馆纳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位推进,把留住乡愁作为总基调,在汉山村开展村史馆建设工作,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文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原历史记忆,留住美丽乡愁。
下面,端个小板凳跟小编一起抢先围观村史馆的内容吧。。。。
①前言篇
诗经·大雅·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走进汉山村村史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西周周天子祭天壁画,配有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大雅·旱麓》原文及白话译文。
汉山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8世纪西周王朝统治时期,汉山作为西周王室的祭祀祈福场所就已经非常出名。
《大雅·旱麓》作为描写祭祀情景为周文王祝福的小诗,不仅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汉山村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成长发展的历史见证。全诗通篇弥漫着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这和祭祀的庄严仪式是相匹配的。从自然风物描写来看,既有“榛楛济济”,也有“莫莫葛藟”,一派风光。从祭祀场面来看,既有玉瓒黄流,又有清酒骍牡,色彩斑斓。从诗人内心来看,既有“福禄攸降”的良好祝愿,又有“遐不作人”的强烈期盼。诗章虽短,但内涵颇丰。
“青山绕城郭,碧水润家园,橘红云天丽,林茂藏洞泉......”。汉山村史馆的设立,企求从汉山村这一细微视角反映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伟大历程;也为弘扬汉山人民勤劳勇敢、爱土爱乡、开拓进取的历史精神,传承历史责任,激发创造热情,共建美丽汉山,共享幸福生活。
②展柜篇
在村史馆的展柜中,我们收集整理了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汉山村的一些珍贵文件以及不同时代汉山百姓使用过的旧物件。
🔺1951年南郑首批关于“土地改革”相关制度及干部学习手册
🔺1956年中国共产党汉中地方首次代表大会有关文件
🔺旧时期货币
🔺群众旧时日用品展示
🔺黑白电视机
③发展篇
该展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汉山村坚持党建引领的发展理念,基础大改善、产业连成片、文明乡风展、村民笑开颜的骄人成果,以此引导全村党员群众一心跟党走、时刻听党话、矢志报党恩。
🔺汉山村村容村貌新旧对比图
④年代大事记
⑤汉山民居旧宅
不管是生产生活用具,还是日益形成的文化习俗,它们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滋润过我们的先辈,也正在陪伴着我们迈向前方。
⑥历任村干部
⑦荣誉墙
⑧笑脸墙
⑨展望未来及结束语
修史建馆,传承历史
人生在世,为民族立身,为先辈立孝,为子孙立德,既是责任,又是功德。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形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而文化,则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没有源头的河流会枯竭,而没有记忆,我们汉山人就缺少了安身立命之根,没有记忆的民族不会拥有光明的前途,没有记忆的人们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推进整体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集结号,汉山村在建设田园综合体、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大潮中,坚守初心使命,抢抓机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