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人物访谈|活动|新品|案例|方案|招标|技术|企业|产品|展会|商机|专题|招商加盟|企业招聘|新媒体艺术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哪些新机遇将促进旅游演艺市场发展?

哪些新机遇将促进旅游演艺市场发展?

编辑:格非儿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9-2-17 7:35:53

  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2000年以来,旅游演艺项目遍地开花,节目内容、表演形式、场地规模、资金投入等不断刷新纪录,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最典型的成功实践,在助推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播、宣传旅游目的地、刺激“月光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哪些新机遇将促进旅游演艺市场发展?

  各地政府希望通过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众多景区把旅游演艺作为留住游客的重要手段;文化演艺公司将旅游演艺市场视为重要的发展空间;在旅游目的地观看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演艺,成为旅游者常规的消费内容。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当下,旅游演艺备受关注。

  回望来路
  回溯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提1982年西安唐乐宫推出的《仿唐乐舞》。“那时候,西安是入境团队必到的旅游热点城市,《仿唐乐舞》是到西安必看的旅游演出。”一位“老旅游人”回忆道,那前后,还有1980年上海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演出和1987年丽江推出的“纳西古乐”。
  如今提起旅游演艺,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印象、山水、千古情系列以及《长恨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大型实景演出。
  “旅游演艺,就是在旅游目的地开展的以外来游客为主要观众的演艺。”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野说,旅游演艺的类型,按演出地点划分,包括景区演艺(一般景区演艺、主题公园演艺、旅游综合体演艺)、剧场演艺、街道广场演艺、宴饮场所演艺和其他场所演艺;按场景布置划分,包括实景演艺、仿实景演艺和其他非实景演艺;按演出模式划分,包括驻场式、驻场与巡演结合式;按演艺内容划分,包括史诗情境表演、民俗歌舞表演、戏曲表演、魔术杂技表演、影视特技表演、卡通小品表演等;按表演主体划分,包括人物主体表演、动物主体表演、高科技表演等;按规模体量划分,包括大型旅游演艺、中型旅游演艺和小型旅游演艺
  “截至2010年,全国上规模(投资1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演艺节目已有200多个。这样的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足以表明,旅游演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分支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张野说。
2000—2012年是我国旅游演艺的扩张期,涌现了一批引人瞩目的大型精品旅游演艺项目,包括2001年的《杏坛圣梦》、2002年的《丽水金沙》、2003年的《云南映象》、2004年的《功夫传奇》等,2004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随后引发实景演艺热潮,2006年丽江推出《印象·丽江》、登封推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2007年杭州推出《印象·西湖》……
  2013年、2014年我国旅游演艺市场出现波动,呈下滑趋势。2015-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达300余个。

  市场现状
  “我国旅游演艺市场规模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演的旅游演艺剧目有290余台,2017年以来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数量增长,新上演60余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景演艺项目有20余台,新增数量较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贵州省。”张野说。
  据道略演艺统计,2017年全国旅游演艺共计7.25万场,比2016年上升8.51%;实际票房收入42.62亿元,比2016年上升0.79%。其中,驻场演出3.24万场,票房收入9.34亿元;大型实景演出2.32万场,票房收入12.82亿元;主题公园演出(有直接票房收入的)1.69万场,票房收入20.46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编撰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8》即将出版,报告通过各种数据对2017-2018年度的文化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
  “旅游演艺投资保持活跃,亿元以上的高投资额项目频出。2016年,对外公布投资额度1亿元以上的实景演出项目有12项。2017年以来,对外公布投资额度2亿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有8项。在高投资额项目中,1亿元-1.5亿元比例最高,其次为2亿元-2.5亿元。”
  “旅游演艺收益分化明显,数量约占总数20%的大投资大制作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约占全国总收入的80%。”
记者了解到,在消费价格方面,门票在80元-160元区间的项目最多,其次为160元-240元区间,320元以上的占比最小。
  这些数据粗略勾勒出我国旅游演艺市场的“画像”。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旅游演艺机构成为旅游演艺市场中的佼佼者。”张野说。

  热点聚焦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区域出现了数量相对较多的旅游演艺项目,造成了区域内部的激烈竞争。”张野说,以上海为例,原有上海马戏城的多媒体杂技剧《ERA时空之旅》、上海欢乐谷的《上海滩》等演艺以及上海商城剧院的《浦江情——雕刻时光》等;上海迪士尼新推出音乐剧《狮子王》(中文版);宋城演艺世博大舞台项目将推出《上海千古情》《上海都魅》《紫磨坊》。在开封,有《东京保卫战》《枪挑小梁王》《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三打祝家庄》等项目,《铁血忠魂杨家将》《铁塔传奇》等项目已停演。
  “大型演艺与小型演艺互补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张野认为,大型旅游演艺剧目是旅游演艺的主力军,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海棠·秀》停演、2017年《希夷之大理》停演,对盲目建设大型项目发出了警示。而小型演艺项目具有投资少、回收期短、更新速度快、演出地点灵活、设备依赖性弱、易于互动等特点,在许多旅游景区受到青睐。
  各景区的小型演艺项目可谓异彩纷呈,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高跷、气功、魔术、蹴鞠、盘鼓、皮影、木偶、斗鸡等一系列民俗展演项目;横店影视城、方特梦幻王国等主题公园推出影视特技表演;常州恐龙园围绕IP推出轻小型旅游演艺产品《疯狂恐龙人》。此外,在许多旅游目的地的宴饮场所或景区节庆活动中,也经常安排较为丰富的小型演艺项目。
  项目拓展国际化是旅游演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山水盛典积极走出国门,其“越南故事”实景演艺包括下龙湾巡舟岛《下龙传奇》、岘港《玄珍公主》、会安《会安往事》、富国岛《越南越美》及河内《胡志明》。《又见马六甲》2018年7月7日在马来西亚公演,标志着观印象丝路起航;陕旅集团提出“向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进军”的发展思路,《马可·波罗》威尼斯、西安双城双场大型丝路文旅实景演艺项目正在推进;宋城集团也有多个海外旅游演艺项目同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旅游演艺‘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机遇。”张野说。

  成长机遇
  张野介绍,旅游演艺规范在不断加强。2013年,陕西省以《长恨歌》为蓝本制定地方标准《演出服务规范第1部分:旅游景区实景演出表演管理》和《演出服务规范第2部分:旅游景区实景演出设施设备管理》。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旅游演艺服务与管理规范》。2016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景演出服务规范》,包括《导则》《演出管理》《服务质量》三个部分。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化和旅游相关政策,促进了旅游演艺的发展。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正为旅游演艺发展带来新资源、新理念、新机遇。这些,仅从2018年11月中旬在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动漫戏曲人才高级研修班”就可见一斑。
  全国动漫戏曲人才高级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支持,是中国动漫集团实施国有专项资金项目——国漫戏曲舞台剧协同创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研修班的52位学员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的是动漫企业、文化传媒企业高管,有的是剧院剧团、高校和研究机构专业人员。研修班上的《中国旅游演艺发展现状与趋势》课程受到学员们的欢迎。
  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在开班仪式上鼓励学员,要投身大动漫、大演艺、大旅游,才能有更大的作为。在他看来,很多旅游景区都在积极挖掘、打造、提升文化内涵,注入文化品牌和内容,动漫+演艺+旅游大有可为。
  戏曲与旅游结合的实践近年来比较多见,如各地的戏曲旅游小镇建设、江西抚州依托汤显祖戏剧文化打造旅游名片、江苏周庄古镇携手昆曲建设“世界水乡,有戏周庄”……其中,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旅游演艺是必不可少的特色项目。
  动漫与旅游演艺如何结合呢?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孙浩曾经这样向记者描绘国漫演艺与旅游景区的合作机会:“国漫演艺”是把二维动画转变为三维人物的演艺新方式,集创新性、融合性、互动性于一体,它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演艺形式。景区可以为国漫演艺提供更多更大的场景、空间、素材和消费人群,国漫演艺可以为景区提供更多内容、业态,而且这种新业态新内容主要是面向年轻人群和主力消费人群的,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消费,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在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新员工”云逗逗亮相,这是该景区历时1年精心创作的IP形象。云逗逗是供游客合影留念的雕塑,是陪小游客玩耍游戏的人偶演员,是为游客答疑解惑的机器人,还是新项目云溪夜游中全息投影演出的报幕员……
  在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紧密融合带来的新机遇中,不断汇聚的新资源、新理念必将为旅游演艺市场增添更多文化元素和新鲜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