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传奇的革命生涯,
他,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事业的创立者和奠基人,
他,与曾三、裴桐并成为新中国档案界“三大元老”,
他,就是吴宝康,浙江湖州南浔人,我国著名档案学家,中国档案学界的一代宗师,为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创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长者风范、学者风骨、贤者风尚,为全国档案界几代人乃至后人所尊重和敬仰。通过建设吴宝康档案陈列馆,使其成为全国第一个档案名人珍贵档案陈列馆,成为新中国档案教育发展的研究基地,成为南浔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南浔著名的特色景点。
设计理念
吴宝康档案陈列馆,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以他献身革命、致力档案的光辉一生为线索,综合运用现代展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高新技术手段,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主要陈列与辅助陈列的完美结合,突出南浔水乡特色,合理融入水乡元素,突出档案特色,将档案元素作为布展风格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展示他为我国档案教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反映他为我国档案教育研究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
布局流线
展馆布局科学合理,疏密得当,一气呵成。参观流线脉络清晰,展线顺畅,避免交叉和走回头路;重点亮点疏密适度,浑然一体,抑扬顿挫,富有韵律。
方案展示
展馆入口设计以庄重典雅、简洁质朴为原则,撷取江南水乡建筑结构元素,体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序厅采用通透开放式设计,将充满江南韵致的人文风貌融入其中,既突出吴宝康南浔名人的身份,又使展馆创意独到、别开生面,吸引观众进一步参观展览。
序厅,将南浔当地建筑风格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顶部寓意“四水归堂”的天井,入口处古朴大气的古镇牌坊,两侧粉墙黛瓦马头墙的结构造型,在地面水纹灯映衬下的小桥石栏,共同营造了典雅清新、江南水乡的环境氛围。序厅正中吴宝康先生讲学情景的人物雕像刻画细致、栩栩如生,充分彰显了他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光辉形象。雕塑背后以仿汉白玉石材为背景,展示先生的人物生平。序厅两侧墙面,分别为展馆前言和南浔街景的线描画面。
以吴宝康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环境,复原吴宝康先生故居场景。通过局部复原的房屋结构与工笔线描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再现南浔美丽富饶、人文荟萃的古镇风情,体现地域文化对吴宝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深厚影响。
两个山墙结构相对的中间部分,采用色彩灯箱形式,展示南浔当下的美丽风景,与吴宝康故居复原场景形成古今对比,增强展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展区左侧,通过图片、文字、展板、实物等,展示吴宝康不寻常的家世,讲述家庭变故对他性格、品德的潜在影响,反映祖母对他的言传身教。
展区左侧,通过图片、文字展示吴宝康深受时局和文艺思潮影响,转变思想、光荣入党的事件过程。中间展示区域,复原吴宝康在汇丰银行工作时的宿舍场景,通过民国时期的生活陈设,窗外隐约可见的上海外滩风景,书架上的进步书籍、书桌上的入党申请书,反映先生求知若渴、追求进步的思想状态。展区右侧,以先生在参加革命期间转战南北、在船上办报的画面为展墙背景,结合相关图片、文字、史料等,反映先生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中间展示区域,以浅浮雕的艺术形式,表现在吴宝康带领教职员工聚集在书案前,商讨如何编写教材、解决授课难题、开展实验课程等问题的情景,反映档案教育在创办初期面临的艰苦艰难。展区左侧,主要讲述吴宝康克服一切困难窘况,开创有中国特色档案专业办学道路的历史过程。展区右侧墙面,选用投影灯艺术效果,将先生有关档案教育建设的相关论述展示其上,突出其为促进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展区左侧,以吴宝康先生手稿为展墙背景,烘托先生为档案教育事业刻苦钻研、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展区通过图文展板、陈列实物等,展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吴宝康再次为复系而奔波,并婉拒曾三提议的国家档案局副局长的重职,运用自己的大度、智慧将文革中的两派团结在一起,开启了档案系发展的新篇章。
这部分设计仍延续南浔当地建筑风格,木质镂空窗格内部,展示吴宝康先生的部分珍贵档案。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灯箱等展示形式,主要讲述吴宝康在担任硕士生导师期间,治学严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甘当路石,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进步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展区中间,以体现吴宝康先生光辉形象的大幅画面为背景,结合展示吴宝康著作的电子翻书,展示吴宝康在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学史领域取得的开拓性理论成果。展区左侧,以时间为序展示吴宝康大事记。展区右侧,以“桃李满天下”为主题,通过照片墙的形式,展示先生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培养的大量优秀宝贵人才。
“精神励后人”展示部分,以多个小故事为主体,旨在通过吴宝康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情节,立体展示他淡泊名利、甘当路石的光辉形象。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透明触摸屏,反映展示吴宝康为档案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设置吴保康手稿墙,在凹凸有致、艺术组合的结构造型上,展示吴宝康大量手稿的珍贵图片和不同时期的人物照片,体现了他不仅是一名著名的档案学家、中国档案学界的一代宗师,更是一位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事业当之无愧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