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北京市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内,市民可在地震体验小屋里体验各个级别的地震,学习逃生技巧。
“6级地震来了”,话音未落,地动山摇……“快,断电、关煤气”,来自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地震局的相关负责人一边互相提醒,一边靠着墙壁稳住身形,迅速关掉电、气开关。12日,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的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正式向市民开放,本市职能部门负责人率先体验模拟地震,学习避险技能。
能模拟地震发生场景的“地震屋”是教育馆的第一项体验。“地震屋”中,“6级地震”刚刚过去,又一波地震袭来,屋子晃动得更加剧烈。市规委主任黄艳等人赶紧钻进桌子下。晃动加剧,几个人不得不坐在地上,紧紧抱住桌子腿。
晃动逐渐停止,大家准备往外逃,这时,又有“8级地震”来袭。人们又返回桌下避险。“地震来时,桌子底下、墙角等空间是最安全的。”“地震屋”的主持人说。亲身感受地震避险后,负责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几位负责人对减灾防灾有了更深的体会。“避震技能确实需要演练,突然遭遇的话还真会紧张。”黄艳说。
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还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各种元素,更好地让观众体验“地震与突发自然灾害”。
在4D动感影院中,市民可以戴上立体眼镜,坐在动感座椅里。眼前画面中,风雨交加,地震来袭,观众的身子也会随之上下左右晃动,影院中的吹风、喷雾系统也同时工作,为体验者营造真实环境。体验者可置身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中的环境中,体验学习避险自救技能。
在模拟台风环境的“暴风骤雨”体验厅,观众换上雨衣、雨鞋。进入封闭室内,他们需要直面瞬间10级的“大风”和喷淋而下的“大雨”。教育馆中还有真人互动虚拟灭火、270度环幕影院、建筑抗震测测看、水淹车门等展区,让观众体验各种险情,学习自救逃生技能。据了解,市民持身份证可免费参观教育馆。
市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以避震为主题的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全市还有40多处包含避震自救内容的展馆、科普馆。这些教育科普场所,分布在中国科技馆、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市科委社区科普中心等地。
全市已建有71处市级紧急避难场所,备有饮用水、帐篷等避险物资,可以在突发灾难来临时供市民安全避险。其中,大型紧急避难场所有朝阳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面积分别达到288.7万平方米和67万平方米,各可以容纳19万人和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