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人物访谈新品快讯应用案例设计方案招标信息技术学园会议信息企业名录产品大全行业展会商机信息人才招聘专题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张宏森: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增速放缓问题

张宏森: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增速放缓问题

编辑:婉玗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6-9-13 7:52:32

  编者按

  “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电影电视剧产业化发展论坛”今天在青岛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发表长篇讲话,就当前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舆论热点进行回应,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必须承担起来的三项任务。这篇讲话信息密集,切中要害,不唱高调,不回避问题,值得关心电影的人收摄心神一读。

张宏森

  从2003年中国电影实行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从创意、生产、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整个产业链系统,都进行了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对接,我们在降低电影的准入门槛、解放和活跃电影生产力、调整和完善电影生产关系、培育和发掘电影新兴人才、推动和扩大中国和世界电影的对外开放格局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迥别于历史的改革。

  电影改革的成就,一串数字为证

  改革的成绩,应该说也是有目共睹的。从2003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实现了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的市场增幅,出现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体现世界电影现代品质的一批电影。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推动中国电影迈向21世纪新的文化景观的一批崭新的电影人才。

  我们影院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突飞猛涨,获得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奇迹。从2003年中国的电影银幕不足1800块,到2015年底中国的银幕发展成为32868块,到今天我站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的时候,中国的银幕总数又达到37700块,今年年底中国银幕总数有望达到40000块;从中国的电影不足北美电影市场的1%,到2015年底发展到北美电影市场的65%,今年我们有可能更大的缩小和北美电影市场的差距。中国的电影作品从过去不足100部的故事片年生产量,现在稳定在700部左右的框架。

  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改革所带来的重要成果。也正是因为中国电影改革的成果,激发了全社会对电影这样的一个新型产业经济和新型文化经济的强烈关注。

  我们青岛、青岛的西海岸,正在把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内容和文化内容进行打造,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电影十多年产业化改革发展,得益于它的腾飞所带来的成果和发展效益。

  电影发展增速放缓,但电影观众并没有流失

  当然,发展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2016年,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很多言论,说中国的电影增速放缓,中国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网络上有很多可爱的用语,很多叫做“毒舌”的公众帐号的朋友们,也都在发出不同的忧虑和担心。

  这种忧虑和担心,对中国电影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中国电影非常及时的提醒。确确实实在2015年的高位运行和高位增长的前提下,2016年中国电影发展并没有像社会媒体和其他各界所预测的那样,仍然保持着一种超高速发展。

  今年全国电影发展增速放缓,是在一个中高速的速度上放缓的,截止到此刻,中国电影的市场增幅仍然超过了12%,到年底我们也相信中国电影的市场增幅仍然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好的水准。

  上半年我们的增幅是21%,大家说这个增幅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要知道,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增幅是在一个特别偶然的高速度和高区位上运行。北美电影市场上半年的增幅是0.4%,暑期档的增幅是0.2%,中国电影在1—8月份仍然保持了12%的增幅,也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还是在稳健、持续的向前推向。

  在与去年相比增速放缓的前提之下,最近电影局也在分别召开导演座谈会、编剧座谈会、出品人座谈会、院线座谈会、电商座谈会,此时此刻这些座谈会正在进行当中。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电影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大家回答都是如此的清晰:大家共同认定中国电影观众没有流失,仍然存在,并且是庞大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存在。这是大家的一个前提和共识。第二,大家也认识到在挑战面前,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着三重任务。

  工匠精神、现代性与包容性

  第一重任务就是聚焦电影的质量和水平,体现电影的工匠精神。

  中国电影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数字化的突破,我们在今天实现数字突破的同时,一定要体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引领,一定要体现中国电影的诗意情怀,一定要体现中国电影的悲悯意识,一定要体现中国电影的责任担当,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电影质量和水平上要有迅速、显著的提升。

  在编剧和导演座谈会上,大家都把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作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命脉,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在命脉上开任何历史性的玩笑,历史不给我们开玩笑的机遇。要用“工匠精神”,要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用精雕细刻的精神,来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和水平。

  今年中国电影发展增速放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电影的质量和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文化期待,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在高位运行上中国观众提出的更新、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说我们面临挑战,大家分析第一个任务就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工匠精神的增强。

  第二个任务就是中国电影要急切地增强与时俱进的现代性。

  我们今天谈中国电影发展,谈中国电影未来,包括中国电影在2016年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压力、甚至新的挫折,绝不意味着中国电影要回头看,绝不意味着中国电影要走倒退的道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21世纪世界电影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电影的书写方式、电影的呈现方式、人们对电影的观影方式,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中国电影如果不适应这种改变,不进入到21世纪世界电影革命的征程当中,在挫折、压力、挑战面前,寻求的宝藏不密集,就是向后看,向历史看,这是不能赢得未来的。

  与时俱进的现代性,包括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给现代电影的叙述格局、现代的语言方式、现代的文本形态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与时俱进,也意味着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在网剧、网大、网红、直播等大量新形式、新媒体呈现在群众面前的时候,大银幕到底应该彰显怎样的特色优势,需要我们在文本形态上体现什么样的优势来区别于多屏时代的其他屏幕?与时俱进也意味着大家要探讨大家在小屏幕上观看的内容,为什么要花钱到剧场观看,21世纪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写作要求和拍摄要求,等等等等,这些所有的现代性都要充分考虑在内。

  我们考虑美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之所以强大,就是它产业的永恒理念不可改变,与时俱进的现代性不断增强,中国电影也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强现代意识,把中国电影推向21世纪的崭新境界。

  我们永远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的电影精神作为我们的资本,这种精神是我们的重大财富。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80精神+21精神”,“80精神”就是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初期,在80年代所呈现出来的“80精神”;但是在21世纪,新的媒体环境、新的传播环境,都在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变化。我们要求“80精神+21精神”,才是中国电影走向未来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大家在讨论中形成的共识。

  第三重任务就是中国电影还是要始终保持有容乃大、宽容开放的文化胸怀。

是的,大家看到了很多不合乎我们内心审美期待的作品,看到了很多跨界人才、新晋人才呈现出来的不如我们心中所愿的作品,但是让我们用宽容的目光来看待他们,我们相信他们今天平庸的表现,通过市场的教育、观众的教育、时间和历史的教育,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成长为中国电影的奇迹,可能会成长为中国的电影人才。万里长征总要走出第一步,对于那些新型人才、跨界人才,让我们保持一点耐心、保持一点宽容,给他们一个初出茅庐磨炼自己的机会。

当然在这里,我们也想给跨界人才、新型人才喊一个话:你们进入的是一个崇高庄严的领域,希望你们在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提高一个意识,就是要对得起众目睽睽的、来自于各个角落的目光的检验,你们只要看到有这样一种目光的检验,你们锤炼自我、提高自己的这种意识就会加强,能力也会与时俱进的提高。

  中国电影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在2016年我们遇到了挑战、压力甚至是局部的挫折,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生产力在迸发,我们看到科学的、成熟的电影和市场的关系正在嫁接,我们看到中国的电影市场仍然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在热烈期待,我们也看到所有的媒体都把电影的一举一动作为我们重要的捕捉目标一一呈现。这就是来自于社会的关爱和关心,这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条件,我们有信心在这样的关心、关爱、支持甚至监督之下,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我们理想的彼岸。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相信在新世纪的发展中中国电影能够提供中国的文化答案。

 标签:张宏森 数字影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
好文章记得要和大家分享哦!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