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声光电高科技完美结合,又充满互动性的纪念馆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在参观完眉山三苏纪念馆后如是说。印象中,过去的三苏纪念馆比较简陋,相对简单。经过两年多的重建,如今怎样“高大上”的三苏纪念馆能让谢副院长发出如此感叹?
三苏父子集体雕塑《风雨共名山》
刚进纪念馆大门,记者就被面前高8米,长14米的三苏父子集体雕塑《风雨共名山》吸引住了,只见,头戴发巾的苏洵,坐在之前,左手伏案,右手扬起,指向远方。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站立父亲身后,苏轼头微微扬起,眉目之间,意气风发。苏辙头微微下低,表情严肃,面带沧桑。作品运用圆雕和浮雕相互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人和景,完美置身重达150吨石材之上,展现三苏父子“如高山一样文学地位”。
三苏纪念馆共有两层,采用人物分区方式,将三苏父子分别分为三个区,每一个区以其中人物的一生事迹为主线,完美展现其个人特点和诗词著作。一层为右手边是苏洵区,左手边是苏辙区,二层则是苏轼区。
与三苏祠古朴厚重的传统展示风格不同,三苏纪念馆则力求突出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创新。纪念馆根据现有展示空间和展示资料进行合理规划,大胆突破传统的“年谱式”展示方法,通过场景化的构建,将三苏人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集中展示,形成人物、故事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的陈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五大经典场景的构建。
沿着大门右手边走进苏洵区,区域结束时绕楼梯直上,来到苏轼区,参观完后又从另一侧楼底转下,则是苏辙区,整个参观过程一气呵成,无绕路无阻碍,三苏父子的一生清晰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礼遇苏洵
乘船赴京
出使契丹
嘉祐元年,48岁的苏洵携二子进京赴考,名震京师,以一介布衣身份受邀前往当朝宰相韩琦府中赴宴,用高级硅胶做成的仿真的人物塑像将此事做成写实场景,表现苏洵身居朝廷显贵之中,从容淡定,谈吐自若。嘉祐四年,50岁的苏洵因欧阳修之邀,携儿子沿岷江赴京。船只、流动的屏幕、仿真的人物,再现当时情景,一路下来,苏洵大器晚成、老成持重的性格特征让参观者了然于胸;元祐年间,苏辙作为朝廷使臣,不远千里,出访契丹,设计者以契丹王毡帐为背景,展示苏辙出使四方,不辱君命的故事,刻画出人物为国赴难的正气风骨。
苏轼的展馆区域是纪念馆的整个二层,苏轼是三苏中成就最高、个性最鲜明、最受公众喜爱的人物,他无疑是三苏生平展示中的最亮点。苏轼一生历经宦海沉浮,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纪念馆以苏轼宦游足迹为主线,紧紧抓住其“忧国忘身,悲天悯人”的情怀,共有三个故事场景,分别代表其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典时刻:
徐州抗洪
“徐州抗洪”场景以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亲率军民抵御洪水的故事为背景,通过人物雕塑、背景壁画以及多媒体投影技术营造的闪电雷鸣、滔天洪水袭来的环境效果,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北宋徐州城头,亲眼见证苏轼舍生忘死,率领军民疏浚河道,抵御洪水的感人事迹;
雪堂遗韵
“雪堂遗韵”场景则是苏轼在黄州雪堂,参禅悟道,文思泉涌,创作了一大批诗文,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苏轼的诗文被巧妙地做成铜板,悬挂于空中。旁边的墙上则挂着当时所著诗文,参观者可以边看故事,边读诗文,更加身临其境。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剧场是以苏轼贬谪黄州之后创作的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原型,利用小型环幕影院构建出黄州赤壁“断崖千尺、风起水涌”的恢弘景观,置身此情此景之中,参观者将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一起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这既是苏轼文学创作的巅峰体验,也是其纵贯古今的人生感悟分享,将整个展览的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这种情节化、场景化的展示方法看似仅仅提炼了三苏人生中极其有限的片段,但其形象生动的陈列语言,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都会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三苏印象。”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