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人物访谈新品快讯应用案例设计方案招标信息技术学园会议信息企业名录产品大全行业展会商机信息人才招聘专题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全媒体时代视觉传播形态的革新与视觉文化产业

全媒体时代视觉传播形态的革新与视觉文化产业

编辑:婉玗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6-12-12 8:06:39

  视觉在现代传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传媒业态的升级,使图片、图像,乃至动画、视频、VR,作为传播的手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这次论坛将为转型升级风口各个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的革新以及视觉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影像的力量

  视觉中国执行董事、总编辑柴继军认为,摄影图片本质上来讲就是三个状态,最早以前在纸上、报纸、杂志、墙上,现在在屏幕上,这也是整个图片市场的三个区隔,目前的趋势肯定是在屏幕上的图象占到主流。跟文字、音乐、VR、视频相比,图片有什么特点?它是高度碎片化的,它的效率是最高的,几秒钟已经获取了信息。图片行业的发展特别简单,到1838年第一张带有人物的图片诞生,一直到整个1947年马格南图片社的出现,到第一张数码照片出现,1987年拍下照片,通过Photoshop的处理。1989年所有的摄影图片都是传统介质的档案,在这之前所有的图片交易都是通过分发。把摄影放在存储介质中,1992年第一张数字图片开始在互联网呈现,大家发现1993年盖地成立,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图片库,一直到2000年,视觉中国在2000年成立,2002年有中国第一部拍照手机7650。图片太适合在互联网上传输了。

  大家会发现,整个图像的生意,一定不是一个区域市场。怎么通过资本市场有利的机会变成全球的公司非常重要,整个图片市场是一个重度垂直的市场,大概有100亿美金的市场。文字、视频、音乐的价值其实已经早被投资领域、媒体领域认可,图片看来是相对价值洼地,中国图片市场还是非常小的。2010年和2016年,这个行业还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广告类图片和编辑类的图片使用需求在持续增加。整个图片市场的发展机遇,一个是新媒体的爆发,比如说微信公众号,整个微信公众号我看到的数据,在1000万的微信公众号里,有74%的微信公众号是机构、企业和组织生产的,这70%里面有大概接近30%的公众号是泛资讯的,这么大的体量,他们有10%的内容需求,每个用户大概3000人民币/年,接近1个亿美金的市场,这个对内容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大的市场机会,这个行业里发生了剧变,企业和媒体的边界在不断的消融。

  在中国整个版权市场不是特别好,大多数客户还是处于未经授权的情况。图片有一个特征,它无处不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用上它了,这也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随着版权的规范,这个市场是相当可怕的。

图片库提供的是有效率的服务,视觉中国不是授权照片,是在提供效率服务,如何让客户一分钟之内完成事情。视觉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控制内容,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最核心的本质是变现,能不能帮助内容创作者拿到钱。

  华盛顿邮报视觉报告的演变

  《Beijing Review》视觉总监,原华盛顿邮报数据新闻高级主编Pamela Tobey为大家讲解介绍了《华盛顿邮报》的在图形设计方面的历史,分享这些年图形设计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上个世纪90年代,由《华盛顿邮报》网站开始传播新闻,开始进行上线的宣传,一些早期的图形设计师开始开始进行图形创意创作,2000年,传统的报纸行业收入越来越少,但是《华盛顿邮报》却雇佣了新的图形设计师,开始使用新的编程语言,比如说JAVA进行图形设计。2013年《华盛顿邮报》出售给了亚马逊,成为亚马逊旗下的一部分业务,开始进行更多的在线新闻播报,图形和视觉部门开始通力合作,在线上进行一些图片和图形的呈现,与记者、图象视觉设计师一起合作来做一些封面故事和一揽子的故事报道,同时雇佣了一些特别的程序师来为我们进行一些编程,雇佣了一些动画师来给我们的新闻配上一些富有趣味的动画。另外还有四个记者组成的团队,他们跟当时的视觉艺术家一起,为全球的新闻做配图。

  因为这些内容的创新《华盛顿邮报》在全球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读者。2015年Pamela Tobey开始在北京工作,她看到越来越多的视觉设计师开始进行独立和创新的设计,在中国的媒体行业,这种创新还会是方兴未艾的。《华盛顿邮报》在北京的团队开始利用360度的全息式的图形和新闻播报,这样能有一些更好的在线新闻呈现,同时我们利用中国的社交媒体进行一些推送。最近的一次比较大的播报事件就是美国的总统大选。Pamela Tobey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会对图形和设计以及视觉感兴趣,这样新闻行业就能够尽快的向视觉化的角度发展,来为我们提供出图文并茂的新闻播报。

  我经历的三次国家形象传播事件

  知名影视工作者、国家形象片总导演高小龙在高峰论坛上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三次国家形象宣传事件。

  2000年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市政府聘请张艺谋作为申办奥运会宣传片的总导演,高小龙和北京另外一位年轻导演担任2000年申办奥运会的宣传片执行导演。当时他我作为广告导演去操作申奥的宣传片,业界的反响很大,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很大。主题是“新北京、新奥运”,北京在此前能拿来说事的就是古老、传统、故宫(微博),当年有一个宗旨就是不要再去过多表现传统的,胡同、老人、遛鸟都不要,一定要新的北京、年轻的北京。当时规定100多位国际奥委会的评委不能去申办国、申办城市进行考察,也就意味着当时的深奥宣传片要面对最终的终审评委,国际奥委会的评审对中国没有任何直观的印象,给这个片子又平添了很多的压力。最终这个宣传片完成得不错,北京成了奥运会的举办地。这个经历对高小龙个人而言,已经和奥运有了非常近的联系。

  后来张艺谋做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时,张小龙从2006年到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里负责视频影像。奥运会开幕式上“大脚印”的部分,是纯三维特技制作的片子,高小龙带着视频团队做了一年,起模、建模程序比较复杂,完全用三维做真实北京夜空景象,还要把北京夜晚空中的雾气做出来,极其逼真,还要有空气、灰尘颗粒感觉,声音要模拟在直升飞机跟踪拍摄的大脚印,模拟直升飞机航拍,最终呈现29个大脚印通过视频呈现烟火点放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多媒体的奥运会,只是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去谈论。高小龙作为见证人,看到中国第一次用虚拟影像、3D、投影技术的呈现。

  2010年高小龙参与制作中国国家形象片,担任总导演,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做的宣传。高小龙完成了两个片子,人物片(1分钟)和角度片(20分钟)。人物篇中有五十多个杰出华人,选定这些人的前提是在Google、百度可以找到的,一定是在各个行业里做出过杰出成就的人,也有几位平民,如新疆照顾孤儿、收养孤儿的维族老大妈。角度片长片20分钟,八个角度解释中国,还是比较辩证的开放而又自信、增长而能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融、民主而有权威、贫富而能互尊、富裕而能节俭。

  高小龙找了几位毕业生作为执行导演,分成三四组,去各地拍摄。这些毕业生里最小的是1988年出生的,高小龙想让这些年轻人去看,去拍周边真实的人。高小龙在能够涉及到的方面,做到尽量的真实,片子呈现谦逊低调。中国在国际上备受瞩目,此前国外媒体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专题片,大多带有偏见,在这样的大国际政治理性里,中国应该自己出来说说,这也是国家宣传片诞生的背景。

  高峰论坛以“关注传媒、聚焦视觉、荟萃精英、增强合作”为宗旨,以“探索视觉+的创想领域——全媒体时代视觉传播形态的革新与视觉文化产业”为主题,体现视觉+的“大传媒、大视觉、大产业”的新思维,搭建”传媒、业界、学界、商界”多方交流互动的平台。著名摄影家、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影像CEO王景春、澎湃视觉总监高剑平、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宪、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总监黄瑞,共同探讨视觉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主持人-常江】刘香成先生,您可以说是非常卓越的新闻摄影记者,您也是非常著名的摄影家,我作为对你工作非常仰慕的后辈,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您拍过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戈尔巴乔夫辞职后的照片,今天我们似乎感觉到新闻也好、影像也好正在逐渐远离意识形态,不知道您对这个有什么感受?

  【刘香成】谢谢你的问题,我觉得这次美国大选之后,美国的舆论环境产生了非常重大的改变,这里的过程见仁见智,希拉里选举失败,我觉得一方面是美国媒体在政治环境下,大的环境又是自由民主环境下,舆论一边倒,另外是经济全球化出现问题的反映,现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为主的媒体,觉得他们的媒体和当权派的共产主义国家媒体差不多了,我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工作者,我有一点感触,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的媒体很清晰的听见挑战与机遇,在这种环境下,上上下下都希望通过不同的媒体把中国的故事说好,我觉得要把中国的故事说好,说起来是一个主观的愿望,客观来说,我们还是有不少事情要克服的。

  【主持人-常江】王景春老师,您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影像的CEO,除了内容生产本身之外您可能还涉及到和经营有关的问题,希望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您的工作中,传媒产业、新闻业的视觉化发展过程中,它和经营有什么关系?

  【王景春】我是在一线的实践者,当下媒介可能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即时共享;二是媒介融合;三是视觉传播。这是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学习时新华社陆小华的总结。我原来是南方都市报的视觉总监,我管理的是团队有170多人,那个时候是成本中心,现在是由成本中心转化到利润中心,在2016年1月1号我到了289影像,现在我要解决怎么赚钱。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型过程中一个是机构转型,就是我现在所做的转型,另外一个是个体转型,比如说杨恩泽2012年拿了荷赛的多媒体奖,被万达看中,他现在是王健林的专职摄影师,王健林的所有影像出自他手。之前是由媒体提供资金,当年我在《南方周末》拍三峡,在三峡地区待了八十天,现在媒体机构不可能给那么多的资金让一个人待那么长时间。我这一年在做的还是这个事情:回访,我在进入三峡地区的8个城市,用了80天时间,这是社会资金资助的,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组织。另外是项目制,拿到一个项目形成五人团队到六人团队,十几天完成所有的制作,提供给新媒体平台,内容传播方式和资金来源做出了调整。

  【主持人-常江】从我个人的感观来看,澎湃是一个新闻机构,澎湃的产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作品,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集体记忆、大的视觉文化的组成部分,您能不能从您的职业经历出发谈一谈新闻媒体、大众媒体和视觉文化产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高剑平】澎湃最早还是《东方早报》的一班人马,2013年《东方早报》成立,我们赶上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一下子非常新颖,当时我也是2013年到了《东方早报》,从摄影记者做起,到了2014年7月份,我们的澎湃成立了,它的上线可以说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正好赶上国家反腐倡廉,我们澎湃有几个栏目非常受欢迎,我们做的东西还是内容,视觉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我们可能做报纸配张图就完成工作了,现在来看,远远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我70岁的母亲还到处找wifi,要看视频,我们转视频方面是理所当然的进程,我们现在的团队基本上所有的记者,包括文字记者全部往视频方面转,进行培训。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产业方面我们不是考虑得太多,有一点我可以说,现在我们视觉团队经常拍一些经营的活,比如说房产方面要求拍VR,我们有比较专业的团队可以很好的满足广告的需求,VR还有很多的短片,商业片我们也在拍,扩展以后,团队做的东西更多了,有满足了经营方面的需求。

  【主持人-常江】越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实际的操作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我想问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我们视觉手段进行传播的时候,究竟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确保在效果上能达到这种很好的期望?

  【应宪】严格讲我不是做媒体的,我们从事的是纪录片的拍摄,我做了十年的纪录片,已经有200多部纪录片,在国内做纪录片我们是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还有一个是做历史影像馆,我们在国内、中美做过关于远征军的国家记忆展,全国已经做了30来场的巡展,这些都是纯公益性的。我们十年做下来积累的是社会财富和资产,我们尝试用市场传播的手段来开始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历史影像博物馆,我们在策划一些展览,我和一些商业机构、基金开展合作,现在中国的商业大颚都在往文化产业方面转,恰恰我们国家比较缺的是内容,内容为王永远是不变的,内容、渠道如何完美结合是我们共同探讨,我做企业来讲,这方面很多要向大家学习,我们拍纪录片,中国的纪录片很难走向世界,这里面很多原因,中国纪录片很少大的资金投入,VR、AR新的媒体很可能和中国的市场弯道超车做出一些尝试,纪录片非常缺历史影像,我们可能用的情景模仿,非常容易让人感觉到纪录片的不真实,比较有效的手段是用沙画、动漫,可以带给受众比较愉悦,比较容易接受的感觉,AR和VR的这些企业来讲,我感觉到跟我们的严肃文化结合这块,现在来讲基本是空白,这一块是会有非常好的潜力和空间。

  【主持人-常江】文仕文化博物馆对珠江文化、岭南文化有非常卓越的呈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部分,这是非常成功的项目,知名度也很高,能不能结合这个项目谈谈视觉呈现和展览业的关系?

  【黄瑞】怎么样在大的背景环境下利用好这些历史存留下来比较唯一的资源,其实这是一个产业化的方向,毕竟文仕文化博物馆收藏了近万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相关的素材,我们叫做博物档案馆,怎么将博物档案的东西更加为大家分享,利用起来,政府可以做比较好的传播,这个在“一带一路”的国策是政府要推动做的事情。各位嘉宾来的时候都能收到一份1764年珠江口的地图丝巾,这是我们做的文创产品,可以将历史存留的固有影像非常普及化的为市民所有,我们做的是文创方面的推广。

  另一方面是我们在广州做了近50多场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展览,每场展览都能提供一百到两百件的文物,我们做的是文物类的博物馆,呈现的方式和动辄数亿的博物馆不同,他给市民比较亲切的感觉,因为我们会在广州图书馆,广州塔,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快的将“一带一路”需要普及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更快的普及出去,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VR是接下来要发展的方向,或是合作需要一些政府支持、一些企业互动与我们合作的,怎么样利用我们的资源,将博物馆用一种VR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教育行业,其他的普及行业真的是APP或是VR视觉的东西,到时候学生不一定有时间,每个人不一定有时间去到博物馆,通过APP了解到每个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在数百年到上千年之间,中外对外贸易或是文化交流史上流传下来的,大家想要了解的一些历史文化。

  【主持人-常江】我们知道很多人会认为当一个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文化的生产方式从文字转成视觉的时候,意味着他变得浅薄了,比如说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喜欢看图片和视频,不喜欢读大量的文字,我想问问各位,无论从事内容生产还是视觉文化产业经营的各位前辈,你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

  【应宪】我们经常讲影像是最有力量的,其实看怎么解读,今年有一位记者发了一个自媒体的视频,他去宁波看一个老兵,他住在厕所里非常困难,那个影像完全是照出来的谎言,我在做关爱抗战老兵事业七年,那个老兵我们一直照顾得很好,那段视频老兵的儿子都在现场,被包装成这个老兵长期得不到照顾,现在这种影像也有很大的欺骗性。做新闻的职业操守,对社会的引领,影像的力量如何发挥?无论媒体、公民都有责任要维护它的真实性,我最担心的是影像的泛滥化、娱乐化。

  【王景春】摄影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既不能追溯过去也不能展示未来,他是记录当下的,他是对这个社会的切片,这也是它最宝贵的地方,瞬间化永恒,它跟这个时代是一脉相承的,它不像文字,上下五千年都可以描述,视觉作为独立存在的体系,对这个社会、当下的认知是非常精准的脉搏,我是这么看的,你的问题提出来以后,我觉得它和浅薄应该没什么关系。

  【刘香成】我在想一个事情,过去从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过去十年里面,在中国影像、图片、视觉是一种爆炸性的增长,去年人类拍了6700多亿的图片,我觉得什么是画面、什么是图片,其实大家看来都是一样的。我发现这么多年来,主要在西方的主流媒体工作25年,大家觉得图片是可以看到,不需要说明,不需要文字的,但是图片其实是有一个自己的视觉参考,大家回顾一下中国摄影的成长,从工农兵去报社,到现在学新闻直接进入报社,没有形成视觉的参考,我一直在研究视觉参考到底是什么?视觉参考有它自己的逻辑,有画面,很多的内涵,我们的故事说出去没有人明白,或是看不懂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版图,它是相当于三十个法国,大家回想到摄影的发展,20世纪初,日本到欧洲,尤其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他们有很成熟的画报,西方都有认识图片。西方对摄影编辑是有很立体的培养过程,这一点中国是缺乏的,摄影师离自己的作品太近,他没有专业的编辑来替他看图片,每个摄影师都有一本画册,第一眼就是没有编辑,就是他自己编的。或是图片出版社的参与也比较少,西方二十世纪这么多的事件,从纽约、伦敦到东京,一个编辑不会说这个事件应该用我报社的图片,因为我报社有人在现场,而是看全世界的图片,他会选这张图片我应该怎么用,整个西方无论哪个大的报纸,每个事件里他们都是几张同样的图片,我觉得是他们图片编辑的判断,他们有共同啊点,共同点是根据一些视觉的参考,把全世界的新闻跟中国有关系的,我们都把他引到参考消息里,影像是大家都看得懂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类,如果没有在设计编辑队伍的培训、培育的话,怎么把中国故事说好,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高剑平】我拿起相机就是因为我有的时候没看到这张照片想不起这段记忆,常常翻起老照片,我觉得摄影是让人家记住一段东西,你说的那种浅薄我不认同,泛摄影的东西,和他个人有关都是有意义的。

  【黄瑞】我觉得视觉是第一个能抓住人眼的,怎么传播到他的脑海里,他比文字更加直接一点,有图有真相,这句话说得比较正确,图一定要保证非常的真实。

 标签:视觉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