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的魔幻餐厅
[数字展示在线资讯]位于上海一处旧录音棚内的Ultraviolet餐厅用光影音设备营造记忆、期望、创意、欢乐和恐惧共聚一堂的用餐体验。餐厅在其他地方均未成功,唯独在上海这座“超未来”之城扎根。
位于上海一处旧录音棚内的Ultraviolet餐厅用光影音设备营造记忆、期望、创意、欢乐和恐惧共聚一堂的用餐体验。餐厅在其他地方均未成功,唯独在上海这座“超未来”之城扎根。
49岁,生于法国的大厨保罗·佩莱(Paul Pairet)在上海寻访了80个地点,最终决定在一家旧录音棚里建立Ultraviolet(紫外线)餐厅——他将其称之为“我毕生的计划”。它隐藏在一个停车场后面,毗邻运河,河岸上到处都是用手推车和平板货车卖各种瓜果的人。他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打造这座只有十个客位的多媒体高科技晚餐歌剧院。最后,佩莱决定在2012年5月举办餐厅的开张宴,此时餐厅里共架设了8.5英里长的线缆,铺设了1.2万平方英尺的混凝土,安装了36个扬声器,连接到7个高清投影设备上。为了使烹饪精益求精,餐厅安装了订做的Molteni系列厨具;订购了亮色的Sieger餐具;Zwiesel的水晶器皿也用板条箱装好运抵了。
因为这里号称“沉浸式用餐”,所以佩莱不情愿透露更多内容。“我说得愈多,”他用带点深沉的法国口音英语说,“就愈会影响你的亲身体验,这体验应当完全属于你,对这顿饭的感知应当完全建立在你自身的基础上。”佩莱身高6英尺2英寸(约1米88——译注),胡子拉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鬓角好像有纽约一个街区那么宽;严肃的黑眼睛充满持续的专注力。他穿着牛仔裤,黑色无领衬衫,后背绣着一条龙,头戴他招牌的中式军帽,随身携带他那叫做“心灵之味”(psycho taste)的餐饮概念,意思是饮食可以成为通往心灵的一扇大门。它深入探讨了这样一个观念:记忆、联系、期望、创意、误解、欢乐和恐惧都可以构成吃一顿饭时的体验。这位厨师用多年时间思考怎样用食物触发人类的情感,而所有坐在桌前的人本质上也同意由一位厨师来探索自己的心灵。
第243号晚餐(每顿饭都有仪式性的编号)的开始和所有晚餐并无不同:晚上6点半,十个陌生人聚集在会面地点:“巴德夫妇”(Mr. & Mrs. Bund)餐厅后面——佩莱高度评价这家餐厅,虽然它更像是个传统上海餐馆。迎接人员分发用细瓶装着的诺曼底梨汁,作为清口之用。入场券经过17次折叠,成为一个小册子,上面有粉红色的“UV”标识,一共十张,被放在台布上。一个德国银行家率先拿起入场券,之后一位著名香港女演员轻轻拿起了自己那份。打开入场券就能看到菜单,它看上去如同格言一般,十分抽象,但也能唤起情感的共鸣,有点像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的诗《柔软的心底》(Tender Buttons)中的一段。“肥鹅肝——无法放弃红色水果,甘蓝粉,西部与烟,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滋味、质感、视觉效果和声音汇集一处希望把胃口与感官推向极致。
食客将要登上大巴,穿过上海狭窄的弄堂,奔赴一个未经发现的地点,在这之前,Ultraviolet的主持人,35岁的法比安·维尔迪埃(Fabien Verdier)身穿精心剪裁的晚礼服,用一种灵修一般高深莫测的口气建议说:“今晚,腾出时间来,”上车之后,他继续说:“我们会让你们在门外等待,如果大门在你们面前打开,那就走进去吧。”
扫描二维码收听数字展示在线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