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文化产业基金热捧影视旅游演艺业
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不断多样化,我国国内产业基金数量不断增加,自2009年初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到2014年底,已有超过100家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总规模达接近1500亿元。如此庞大的文化产业基金,它们如何运作、投向哪里?文化产业现状如何?文化产业基金如何全身而退?
文化产业基金爆发式增长
2014年11月中旬,财政部下达本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00个;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上海召开,“文化金融”成为关键词;12月初,贵州民营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宣布将推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一时间,文化产业领域资金涌动。
从基金开始设立和募集完成的趋势来看,国家的政策导向体现得非常明显。自2009年至2012年,中国国内文化产业基金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基金规模上,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开始募集基金数量从2009年的两支增至2012年17支,目标规模由21.2亿元增至455.6亿元,增长约21倍。
文化传媒并购火爆
国家政策对文化传媒产业的支持以及消费需求升级的刺激,引发了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热潮。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市场中文化传媒相关并购数量超过200起,可统计涉及金额超千亿元。文化传媒领域的并购既有行业内龙头通过并购拓展产业链,如6月,光线传媒斥资2.84亿收购蓝弧文化44%股权,打造泛娱乐平台;又有传统行业通过跨界并购实现产业转型,如3月湘鄂情拟以2.58亿元收购笛女影视51%股权;更有互联网大佬延伸进入文化产业,如11月小米和顺为资本投资3亿美元入股爱奇艺。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因此,文化传媒行业以其创意和内容的巨大成长空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文化传媒行业并购的火热既为VC/PE机构提供了布局方向,也推动了VC/PE的顺利退出。
没有创新的内容无法融入渠道
中国的文化产业没有一个商业模式,发展到最后,万变不离其宗都跑到地产去了。从国际来看,所有成熟的文化产业都是以“内容、渠道、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模式。近年,国家鼓励文化企业跨行业、垮区域兼并重组,形成全媒体集团。2014年12月1日,湖南就有大动作。据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的方案:潇湘晨报、长株潭报等报刊划归湖南日报集团;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等划归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电可剥离经营性资产与芒果传媒整合,组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
股权投资可成为文化金融重点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文化金融的一种形式。目前,金融与文化企业的关系是:一方面,大企业不差钱,中小企业急需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难以融到钱,因为其无形文化资产无法被银行接受。
影视音乐、广告制作、动漫三个领域占了绝大多数的文化产业风投与私募基金。但从资金流向看,融资成功的均是大型传媒集团,中小文化企业几乎没有涉及。好在有互联网,众筹之门豁然打开,渠道广、门槛低,便利了融资者,也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感。因此,尽管充满争议,互联网众筹依然发展神速。在互联网环境中,分散的海量创意和小众需求可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金融信用也随之形成。
金融杠杆没有完全撬开文化产业之门
绝大多数基金投资期限短,最长不超过7年,而文化产业是一个回报周期长的行业。7年时间,大部分项目还没开始盈利。
很多基金不是风险投资,不愿投没有固定回报、没有担保的项目。所以基金发挥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国资背景的基金,容错度低,较为保守谨慎,所投多为风险小、政绩性强的项目。文化产业基金偏好投短期内能上市的企业,以便迅速退出,实现盈利。但规模化和商业模式成熟的文化企业数量有限,以至于一些基金有钱投不出。
此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使一些基金失去了投资机会。比如传统报业,原来许多报业集团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但由于改制太慢或其他政策因素,错失了机会。基金投资方向比较单调,有的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金,所以最后都变成房地产了。
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情况分析
实际投资远远小于融资规模。很多文化产业基金面临着“有钱投不出去”的困惑。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2009-2011年3年中,按照已披露的投资案例计算,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说明实际投出50%左右,这意味着募集来的资金有一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部分领域投资过热。从2009年起至今,文化产业基金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影视产业,共计23起,占总案例数的43.23%,其次为旅游演艺行业,共8起,再次为网络游戏和文艺演出,产业基金同质化问题严重。这种现象会造成两点问题:一是加剧了上一节所提到的问题,资金无法达到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二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产业很难得到有效和长期的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基金过热的集中在某几个细分领域,不利于整体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投资退出现状分析
与爆发式的文化产业基金募集状况相比较,投资和退出就显得较为逊色。一方面国内文化产业企业的整体不成熟,具备投资潜力的企业数量有限,另外企业文化创意不足、产品生命力较短,企业盈利模式不够清晰,也使得中国国内文化产业基金与可投项目之间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文化创意企业多以轻资产方式运作,创意能够产生的价值很难用货币来衡量,往往手中仅有知识产权而缺少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获得银行贷款相对困难,因此能够获得产业基金的扶持便成为其加速发展的最佳选择。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共发生88起投资案例,累计投资规模为51.68亿元,其中2010年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规模在近七年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1起案例、36.94亿元,从2011年后投资案例数量和规模都开始下降,其中2013年初至今仅披露六起融资案例,投资规模为4.28亿元。
扫描二维码收听数字展示在线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