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四大馆建设规划 四大馆设计图及方案
耗资预算超40亿人民币的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作品出炉———官方一下抛出16个方案向市民征询意见,“三馆一场”和“一馆一园”各8个。记者获悉,位于“三馆一场”规划范围内的T IT创意产业园在大部分方案中都予以部分保留。广州市规划局方面称,争取月底出优胜方案,三月底出深化方案。图为其中一个建筑设计方案。
多数方案部分保留TIT创意产业园
但未提及被保留部分以后会作何种用途
位于“三馆一场”范围内的T IT创意产业园是去是留?去年的一次规委会上,广州市长陈建华就曾表态,T IT创意产业园的建筑是很好的工业遗产,体现城市文化和历史变迁脉络,“可以有选择地保留”。而8个方案中,大多数方案都不同程度保留了T IT的元素。
广州市规划局方面称,在处理与现状T IT园区的关系方面,方案一、三、五局部保留了T IT园区,实现新旧建筑的融合利用;方案四复建部分T IT园区内的典型建筑,方案七保留园区内树木,方案八保留原建筑痕迹作为景观元素。
以方案三为例,其底层公园的设计将通过升起的绿色活动平台,并整合部分保留的T IT建筑文化资源,形成底层架空的公共活动广场,强调了三馆与广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方案五则显示,现存的T IT创意园中的楼房是已废置的工业建筑,它们作为旧时城市和工业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并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和记忆。规划在景观地块系统中汇集了这些建筑,使它们成为公共空间活动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个区域中这些现存的、具有活力的元素,将使新城市规划更加具有生机,这种低层建筑将在现有的活动和新文化创意之间形成过渡。
广州市规划局相关人士说,除了跟场馆建设有明显冲突的部分之外,多数方案都对T IT创意产业园作了部分保留,被保留部分以后会作何种用途?该人士表示方案暂时未深化到那个程度。
据悉,T IT创意产业园原是广州纺织机械厂老厂区,通过“三旧”改造,老厂区的300多棵大树和五十年历史的厂房车间被完整保留下来,改造后的T .I.T创意园以纺织服装为主题,曾一度是广州市旧厂房改造的典范。
官方称,按照功能布局规划对都会区的定位,为实现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决定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建设文化设施“四大馆”,打造以广州塔为中心,北有花城广场,南有岭南广场,十大精品文化设施荟萃的世界级的文化高地。
根据官方的解读,未来,珠江南北以广州塔为统领,花城广场有广州大剧院、省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第二少年宫;岭南广场有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加上广州塔西侧的广州国际媒体港,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文化设施“四大馆”分为“三馆一场”和“一馆一园”两片。“三馆一场”位于广州塔南侧,北至珠江,南至新港中路,西联赤岗领事馆区,东至赤岗北路,总用地面积55.5公顷,包括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和岭南广场四个项目。这次“三馆一场”竞赛内容包括整体城市设计、整体综合交通规划、岭南广场地下空间规划以及“三馆”的建筑设计。根据此前报道,“三馆”将分别投入12亿(即总共36亿元)进行建设。
“一馆一园”亦即广州文化馆项目,位于海珠湖公园北侧,东起新光快速,西至杨湾涌,南抵海珠湖,北至新滘南路,总用地面积34 .5公顷,包括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一馆一园”这次的竞赛内容包括整体环境景观设计和具体的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公共文化中心(广州文化馆主体楼)、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广州之路图片展览馆、广州文艺中心和岭南大观园八大园。根据此前报道,广州文化馆计划投资4 .5亿元人民币。
据悉,广州市规划局于2013年5月开始组织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9月发布竞赛公告,共114家设计团队积极报名参与。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从中评出16家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荷兰、瑞士、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参赛单位,按每个项目8家的设定分别开展两个项目的设计竞赛,经过80天的设计,16家设计团队在上月底全部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一馆一园”的四个特点是“景观文脉、园中有园、滨水空间、地域特色”。以地域特色为例,方案四显示,从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传统建筑的骑楼、庭院、厅堂、敞廊、门楼等元素进行片段的抽取,然后根据不同的体量重新组合。榕树装置灵感来源于岭南的大榕树,是整个园区绿色生态节能系统的核心载体。方案五的建筑设计充分尊重岭南文化特质,配合规划的山水布局,地块东区由“水街”和“迴廊”作为主线串起各院落,维持了聚落之间的整体性。
无论是“围龙屋”还是“墨砚造型”,“三馆一场”展示区的大模型全部只有美术馆的具体造型,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局相关人士处获悉,广州博物馆和广州科学馆目前仍然处于概念设计阶段,而广州美术馆已经做了建筑方案,据悉,根据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的不同进度,广州美术馆和广州文化馆会首先启动建设工作。
图为方案《岭南造园 五鱼逐穗》。整体设计吸取岭南造园精髓:建筑造型方正,园林采用固有自然形态。五鱼逐穗的构思联系旧城轴线的五羊传说,鱼作为生态湿地隐喻符号,形成向心式布局。
图为方案《内陆与海洋 文化交融》。设计灵感取自于北来的内陆文化与南来的海洋文化交融而成的岭南文化。环线串联东西地块,通过线的交叠表达海陆文化的交融,同时将地块分为东区、中区、西区。方案的北环线为代表内陆文化的人文轴,南环线为代表海洋文化的滨水轴,由此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文化脉络。方案在人文轴与滨水轴的交叉点,即文化交融点处设计了岭南文化起源的展示园。
图为方案《岭南围院 庭庭相印》。建筑和院落分成四个部分体现岭南文化的四个方面,城市空间、建筑、山水画和符号象征,每个方面都被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手法来进行建筑设计,用规则形状的院落来回应传统岭南园林的尺度和特征。
图为方案《筑·景·榕·荟》。榕树装置是整个园区绿色生态节能系统的核心载体,它展示了岭南文化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态度。提炼岭南建筑元素运用到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模式,运用筑景消隐建筑的手法,通过底层架空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
图为方案《岭南园·源岭南》。项选取岭南典型的风景元素:山、水、乡、塘烘托民众集体回忆的氛围,将文化建筑与景观紧密结合,地块东区由“水街”和“回廊”作为主线串起各院落,维持了聚落之间的整体性。
图为方案《楚庭六脉连 山水越境生》。场馆园林布局依据各主题园的文化特征,东区9公顷的可建设用地,布置公共文化中心,广州之路图片展馆、广府风情园、广绣风雅园、岭南曲艺园、岭南翰墨园六个主题园区;西区5公顷的可建设用地,布置客家风韵园、飘香百果园、潮汕民俗园、曲水观景园和广州文艺中心五个主题园,形成远期开发用地;通过蜿蜒曲折的景观园路,或登高上楼或过桥越涧,或疏朗或封闭,或远眺或俯瞰,小桥、古榕、茶舍,密林、山川、河流。
图为方案《传承·活化——— 岭南文化云平台》。结合信息技术里的“云”概念,将构建一个岭南文化云平台,为广州提供一个文化聚集的地方,一个展示创新的空间,一个交流参与的场所,让岭南文化的载体边界外延。
图为方案《灰瓦碧水方庭 岭南古今一脉》。一条1500米长的水平横轴,构成展现岭南特色的“多彩文化之路”。东西地块各建立一处公共活动中心。
市民可通过以下四种渠道提交相关意见、建议或参加投票:
1、参观现场并提意见,地址:海珠区阅江中路6 8 8号保利国际广场中央广场东裙楼二层大厅;
2、提交书面意见: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市规划局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510030;
3、提交电子邮件,邮箱地址:gz2013competition@163.com;
4、登录网站并提意见,网址: www.upo.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