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高 激光放映机3D光效可达到45%
编辑:格非儿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4-11-10 22:14:04
最近关于高亮度激光放映机的讨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似乎激光放映马上将成为数字电影未来的趋势,而我一直报以怀疑的态度。需要承认的是,激光光源的色域更宽,会带来的画质色彩提高,但是性价比着实很低。因为6万流明激光放映机仅仅比传统3万流明氙灯光源的放映机的亮度仅提高一倍,而价格则贵了很多。
特别是听闻一家公司给出了6万6P流明激光放映机的亮度指标:在24m宽的白幕(1.8增益)仅能得到 7fL 3D屏前亮度(估计光效在22%),还是比较遗憾的。因为一台传统3万流明放映机配置光可回收3D在金属幕上的屏前亮度就能达到这个亮度(当然,均匀度是硬伤)。
后来听说另外一家公司给出了6万6P流明激光放映机的内置3D光效可以达到45%,即在24m宽的白幕(1.8增益)能得到 14fL 3D屏前亮度,我着实有些吃惊,因为这就意味着3万流明激光放映机在同等条件下就可以获得7FL 3D亮度。同样是业界有名的公司,同样的激光模块配置,一个采用单放映头,一个采用双放映头,不可能差距这么大呀。
据分析是这样的,在单头模式下,3万流明提供给左眼3D画面,另外3万流明提供给右眼3D画面,由于投影给左右眼画面是间歇连续刷新的,即观众左眼看画面,右眼看不到画面,反之亦然,这样总体感受到亮度是3万×22%=6600流明;
而双头模式下,3万流明提供给左眼3D画面,另外3万流明提供给右眼3D画面,但是投影给左右眼画面是同时刷新的,观众左右眼可以同时看到左右眼画面,因此总体感受到亮度是3万×22%×2=13200流明,正好是前者两倍。据说另外一家高大上的Max公司也是采用双头模式,待考。
但是还是有疑问:其实双机偏振3D在影院应用了非常常见,两台3万流明放映机配上双机偏振片,观众左右眼也可以同时看到左右眼画面,但综合光效也仅仅是16%(和被动式3D光效一样),怎么到了激光时代,光效一下子提高了45%这个恐怖的高度?
作为技术控,深入一下传统双机偏正和分色3D方式后,发现问题出来3D原理上:
传统双机偏振方式:两块偏振片是有极性的,左右机投射的光被左右偏振片分别过滤形成两个正交的完全偏振光,以保证观众左右接收的画面不干扰的,但从原理上已经损失了50%的光,考虑偏振玻璃和眼镜大约68%的损失,总的光效为(1-50%)×(1-68%)=16%。
而激光分色技术则不同,它不需要采用色轮来分色(光损失很大),而是从激光模式创造出两组不同波长的RGB光, 3D分色眼镜的左右眼镜片分别接受不同波长的光,其眼镜的光损失为55%,综合光效为1-55%=45%。
这么算下来,倒是比较合理。如果按照这个45%光效来看,感觉激光的商用前景还是有希望的,因为影院自己可以算本帐,发现激光放映机的性价比更高:
为了达到7FL 3D中心亮度,采用24米宽金属银幕+传统双机4K(3万流明)+服务器的总成本大约160万,十年氙灯用量100支,成本110万,总体270万;特别说明的是,仅在使用初期,银幕中心才能达到7FL 3D亮度,边缘估计只能到3FL;使用后期氙灯有衰减,实际只能在银幕中心达到4fl 3D左右。
为达到同等3D亮度,采用24米宽白幕+3万流明激光放映机4K(双头)+服务器,270万应该够了吧,考虑激光没有衰减,白幕均匀性好,整体3D亮度可以保持,激光放映机性价比优势明显。
好吧,看来激光放映机达到45%的光效是可能的,希望有影院上一套能实际测测。
特别是听闻一家公司给出了6万6P流明激光放映机的亮度指标:在24m宽的白幕(1.8增益)仅能得到 7fL 3D屏前亮度(估计光效在22%),还是比较遗憾的。因为一台传统3万流明放映机配置光可回收3D在金属幕上的屏前亮度就能达到这个亮度(当然,均匀度是硬伤)。
后来听说另外一家公司给出了6万6P流明激光放映机的内置3D光效可以达到45%,即在24m宽的白幕(1.8增益)能得到 14fL 3D屏前亮度,我着实有些吃惊,因为这就意味着3万流明激光放映机在同等条件下就可以获得7FL 3D亮度。同样是业界有名的公司,同样的激光模块配置,一个采用单放映头,一个采用双放映头,不可能差距这么大呀。
据分析是这样的,在单头模式下,3万流明提供给左眼3D画面,另外3万流明提供给右眼3D画面,由于投影给左右眼画面是间歇连续刷新的,即观众左眼看画面,右眼看不到画面,反之亦然,这样总体感受到亮度是3万×22%=6600流明;
而双头模式下,3万流明提供给左眼3D画面,另外3万流明提供给右眼3D画面,但是投影给左右眼画面是同时刷新的,观众左右眼可以同时看到左右眼画面,因此总体感受到亮度是3万×22%×2=13200流明,正好是前者两倍。据说另外一家高大上的Max公司也是采用双头模式,待考。
但是还是有疑问:其实双机偏振3D在影院应用了非常常见,两台3万流明放映机配上双机偏振片,观众左右眼也可以同时看到左右眼画面,但综合光效也仅仅是16%(和被动式3D光效一样),怎么到了激光时代,光效一下子提高了45%这个恐怖的高度?
作为技术控,深入一下传统双机偏正和分色3D方式后,发现问题出来3D原理上:
传统双机偏振方式:两块偏振片是有极性的,左右机投射的光被左右偏振片分别过滤形成两个正交的完全偏振光,以保证观众左右接收的画面不干扰的,但从原理上已经损失了50%的光,考虑偏振玻璃和眼镜大约68%的损失,总的光效为(1-50%)×(1-68%)=16%。
而激光分色技术则不同,它不需要采用色轮来分色(光损失很大),而是从激光模式创造出两组不同波长的RGB光, 3D分色眼镜的左右眼镜片分别接受不同波长的光,其眼镜的光损失为55%,综合光效为1-55%=45%。
这么算下来,倒是比较合理。如果按照这个45%光效来看,感觉激光的商用前景还是有希望的,因为影院自己可以算本帐,发现激光放映机的性价比更高:
为了达到7FL 3D中心亮度,采用24米宽金属银幕+传统双机4K(3万流明)+服务器的总成本大约160万,十年氙灯用量100支,成本110万,总体270万;特别说明的是,仅在使用初期,银幕中心才能达到7FL 3D亮度,边缘估计只能到3FL;使用后期氙灯有衰减,实际只能在银幕中心达到4fl 3D左右。
为达到同等3D亮度,采用24米宽白幕+3万流明激光放映机4K(双头)+服务器,270万应该够了吧,考虑激光没有衰减,白幕均匀性好,整体3D亮度可以保持,激光放映机性价比优势明显。
好吧,看来激光放映机达到45%的光效是可能的,希望有影院上一套能实际测测。
关键词阅读:
数字影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
585*60